《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赏析》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
经 六年,春正月,寔来。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纪侯来朝。 传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楚武王侵随,使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
-
衰迟何幸得同朝,温劲如君合珥貂。谁惜异材蒙径寸,自惭枯枿借凌霄。光风泛泛初浮水,红糁离离欲缀条。后日一樽何处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
国学名句“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出处和解释
【名句】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语出《诗·小雅·谷风》。在令人担心害怕的时候,只有我帮助你;但到了共享安乐的时候,你反而遗弃了我。将:正。维:唯,只。与:帮助。女:通“汝”,你。弃:遗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本家晋阳,官徙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拂衣辞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出处】唐杜甫《 石壕吏 》。 【意思】 暮色苍茫,诗人投宿石壕村,正逢官吏捉壮
-
杨沫的名字,伴随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家喻户晓。下面我要讲的与杨沫有关的事,它在岁月深处潜藏了30多年,却鲜为人知。时间像风晃草
-
《夏意》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夏天描写诗。诗中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形容了阳光灿烂、蝉鸣声、连绵的山峦和清澈的流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和对比,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形象。整首诗富有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心境,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和快乐。这首诗给人以清新、舒展和愉悦的感觉,让人愿意去感受和享受夏天的美丽。
-
《抱朴子内篇》是集战国和秦汉神仙思想和方术之大成,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典籍。晋代葛洪著,成书于公元317年。《隋书·经籍志》道家著录《内篇》21卷,《旧唐书·经籍志》录为《内篇》20卷,《
-
谢墅多幽赏,华轩曾共寻。人闲聊载酒,台迥独披襟。水落陂光淡,城当山气阴。惟余桃李树,日觉翠蹊深。
-
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顾美人,请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