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金谷年年赏析》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所以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人既去,园无主,草木无情,依旧年复一年逢春而生。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芜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相近。“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春秋时期,晋国的勇士州绰因晋国内乱而投奔了齐国。一天,齐庄公上朝,指着殖绰、郭最对州绰说: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论语·子张》,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
重屏会棋图 五代·南唐·周文矩作(摹本) 绢本设色 纵四○.三厘米 横七○.五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周文矩为南唐翰林待诏,“学丹青,颇有精思”(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工画人物车马、屋木山川,尤精仕
-
和王潜斋韵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 ① ,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
-
题解 汉武帝对匈奴的讨伐战争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
-
柳宗元 急病让夷,义之先; 图国忘死,贞之大。利合而动,乃市贾之相求;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睢阳所以不阶王命,横绝凶威,超千祀而挺生,奋百代而特立者也。 时惟南公,天与拳勇,神资机智,艺穷百中,豪出
-
古文·进学解 韩愈国子先生(1),晨入太学(2),
-
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杜陵休叹老,韦曲已先春。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高歌对三白,迟暮慰安仁。
-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李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