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赏析》
关于此词的写作,宋人傅榦的注坡词所叙甚详。傅云:“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于有美堂。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此二句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派不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据宋史·陈襄传,陈襄因批评王安石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而苏轼亦因同样的原因离开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他们共事的两年多过程中,能协调一致,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文学后进。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此时即将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平静?
过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由江上传来的流行曲调而想到杜牧的扬州,并把它与杭州景物联系起来。想当年,隋炀帝于开汴河时令制此曲,制者取材于河工之劳歌,因而声韵悲切。传至唐代,唐玄宗听后伤时悼往,凄然泣下。而杜牧他的著名的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这种悲歌,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离思是一种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具体描摹很困难。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极见功力之深。
结尾两句,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征友人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挚。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
-
宋·王安石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2,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3,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
-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 一个政府在追求和保障人民的幸福上,是否有成绩,是否有效率,大部分要依靠人民是否为政府着想,以及政府人员本身的才智和团结一致。 【演讲词】 我得承认我对目前的宪法并不完全赞成。可
-
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
-
宜男草 【宋】范成大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 幅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沓沓,犹有人、能相记否。
-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暮春,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带睿的,内容包括古诗中带睿的诗句~,含有睿字的古诗,带睿字的古诗词。悬闻睿诏赓黄竹明陈束 《禁中对雪》2、睿德隆公族明多炡 《上益王》3、睿皇初运岳生贤明顾清 《涯翁七十寿诗(二首)》4、睿想孚筮从明皇甫
-
非命下
天地有大义,常以有心志待。有心志不具备的人,生他者了他。如使人生于水、火、刀、杖之间,再者载于圆石非命之下,其有心身之义同也。
【注释】
非命下:非命,指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命运;下,指压迫、逼迫。
【翻译】
天地有着伟大的原则,常常按照人的心
-
爱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 吉井顺子 那还是我在东京的事了。 5年前,我怀孕了,我的一个邻居也怀孕了,她比我大两岁,她的先生和我
-
[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