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离恨赏析》
此词开头的“隋堤路”,是指宋之汴京至淮河一段的水路,因为是隋炀帝所开大运河的一段,故名。“渐日晚,密霭生深树”,写徘徊汴堤而未曾登船之际,但见日色渐渐向晚,浓重的暮霭正从茂密的树林中弥漫开来。
接下来二句,化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诗意,写出主人公独自怅望江天,孤寝船上的情景。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这几句写分手时的情景,用的就是借物达意手法。这词写饯别情景是从郑仲贤送别诗脱化出来的。王氏所谓“诗意出侧面”,是指诗情借物宣泄,迁怨于物。有情人偏遇着这无情的画舸,它全然不管恋人们难分难舍,将行人连同离恨都载走了。这里迁怨画舸,就是侧写。物本无情,视为有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都是虚的,然而诗人们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是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这里船载离恨,就是化虚为实。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这是写昔日京华相聚的欢乐场面。“冶叶”句化用李商隐燕台诗“冶叶倡条遍相识”。所谓“冶叶倡条”,乃指歌妓。
词中主人公的恋人,也是歌妓一流人物。所以他同歌妓们厮混得很熟,常一起,观赏她们歌舞。这欢乐的回忆,与“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恰成鲜明对比。人由聚而散之际,回想欢乐聚会,必添愁情离怀。回忆对比,是很能触发情感的。周邦彦这首词,除用回忆对比外,还有一种对比,就是梦境和现实对比。“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这个结尾,词评家多以为写得拙直、率意。这个收尾是不够含蓄的,但是感情还是十分朴实浓烈的。这里用了眼前实境和梦中虚境相对照,现实是舟中独处,梦中却是鸳侣和谐。“鸳侣”一词已近于抽象化,形象不够丰满。但还是足以补出离情别恨的。
此词以宦游途中水驿之夜的情景为中心而将追忆念想层层展开。全词由景及情,由今及昔,写眼前景采用白描手法,叙写追思往事时用借物达意。反衬对比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结句直抒性情而不借景烘托,可谓大巧若拙,别具魅力。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出处】唐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意思】望前看,看不到古代的明君、贤士和英才;望后看,见不着事业上的有志者开往继来。想到这永恒的天地、
-
【生卒】:1897—1962【介绍】: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迷惘的一代”*和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福克
-
姜嘉锵演唱古诗词(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姜嘉锵演唱古诗词,内容包括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姜嘉锵的《下四川》歌词。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浩若烟海,犹以唐诗更为璀璨。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许多佳作,或内容深刻,或语句优美,或忧愤深广,或意境深邃,读之
-
那一天,离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距离了。一行人从鲁国的曲阜出发,沿着滔滔黄河,一路向西,向着中原地带的洛阳进发。带队的人很受鲁国国
-
《开设庠序,绥怀远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谢逸《寄隐居士》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②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③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④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⑤ 【注释】 ①此诗一题《寄饶葆光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虽已经离去,情却常难断绝。因此就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伤,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此诗即借一位妻子真切的内心独白,抒写了这种难以言传的离情别意。 “车遥遥兮马洋洋”——诗之开篇,是女主人
-
传奇小说。清王晫撰。王晫(1636—1683以后),初名棐,字丹麓,号木庵、松溪子,人称松溪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明崇祯九年,卒于康熙二十二年之后。诸生,未曾出仕。《今世说》有自述说:“喜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 泊秦淮 》 【译文】 秋夜,秦淮河寒水澹荡,暮霭象轻纱笼罩在河上。两岸的皑皑白沙不见了,只见铺洒沙上的皎浩月
-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 ① ,有白衣劝酒杯 ②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注释】①泼醅:通“酦醅”。 一种重酿和未过滤的乡间家常酒。②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