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赏析》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他接到家庭世交、时任京兆尹的许孟容的来信。“得罪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以书见及者”,所以他欢欣鼓舞,随即给他回了一封千余字的长信。信的结尾,切盼许孟容设法改变他的处境,竟是满纸乞怜之词。接着他又给萧俛、李建、裴埙、顾十郞等故旧写信求援,也是毫无结果。此外,柳宗元还在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一诗中用“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发出嘤嘤求友求援之声。
读者对于典故的理解,万不可过于拘泥。正如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一样,典故的含义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是不可能完全粘合无间。郦食其为刘邦出谋献策,使刘邦的势力由小到大,不断发展,那他就是帮了刘邦的大忙。柳宗元认为自己参加永贞革新,其事业是正义的,却反遭贬斥;他要求重返长安,“利安元元”,其要求也是正当的。然而,他在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活中,一直没有遇到给他以援手的朋友,所以,尽管在他举诏赴京时有那么故旧亲朋为他送行,他还是感到“可怜寂寞到长亭”。
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贬抑之后,柳宗元清醒地意识到: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到朝廷重任,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援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本应十分高兴的时候,反而一夜无眠,感到料峭的春寒包围着他,充溢于整个馆驿。
再回头看看“独醒”二字,读者不能不佩服诗人运笔之妙。诗人决不是“离觞不醉”,这首诗也绝不是伤别离的,诗人的醒,是对于复杂的政治斗争的清醒认识,是对于自己前途充满忧虑的清醒认识。
柳诗较少用典,这首诗虽不是古典诗词用典精当的范例,但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内涵更加丰富,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茶童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茶道和茶童的诗,有关孩童与茶的古诗,关于茶的古诗2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这首绝句为诗人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虞集于元仁宗六年(1319),诗人时年四十九岁,入翰林至元文宗崩(1330年,诗人时年五十九岁)“谢病归临川”,在翰林院任职达10年之久,这也是他仕途生涯中的最后10年。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诗人任翰林官时的中后期作品。诗人在“晚直金銮殿”时,因“忽听春雨”而勾起
-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牙,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是年淮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缘成为朋友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结识有缘人诗句,形容朋友有缘相聚的古诗句,形容朋友有缘相聚的古诗句有那些。人生何处不相逢,还醉武陵溪上月。出自:金朝刘迎的《题十眉图》。译文:人生哪里不能相逢呢,到时候继续在月下的武陵溪饮酒。赏析:2、身无彩凤
-
《牡丹·和乐天秋题牡丹丛》咏牡丹诗鉴赏 元稹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裴说数朵欲倾城,
-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作品赏析【原题】: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
-
风流悟 清写刻本《风流悟》扉页书影 清写刻本《风流悟》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八回。题“坐花散人编辑”。坐花散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写刻本,原吴晓铃藏;清
-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
-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