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晚景落琼杯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系作者黄州临皋亭所作。词中描写一个春日傍晚的即景,上片写春日晚景,下片雨降复晴。
首句谓:端起玉杯,只见落日斜照,青翠的云山倒映酒杯中,把一杯玉液都染绿了。词人忽然觉得,这杯琼浆是那样熟悉,是那样有情,仿佛是老朋友似的。原来那碧绿的色彩,和满江的春水相似,春水则是故乡的岷山、峨眉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的。
上片由倒影看到了天空,由酒的颜色而写到江水,由江水而想到岷峨,最后居然认为江水就是酒,仿佛这个小小的酒杯可以盛下整个世界。如此独特的空间意识,正是苏轼旷达、宽广的胸怀的表现。“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用“暗”和“乱”写春雨,抓住了春雨飘忽不定、倏来倏往的特征。来得突然,使人们不及回避,才能打湿美人的粉腮。既有琼杯美酒,又有美人粉腮,这场雨似乎扰乱了欢宴,真不是时候。但是,忽然有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晖从云缝中斜射出来,把半边天染红,碧绿的江水也被染红了一半,景色奇丽,更胜于前。
词的上片,由酒杯而云山,而江水,而岷峨,这是词人形象思维的过程,也是词外的逻辑。艺术联想和想象的动力是情感。罪系黄州的苏东坡,端起酒杯,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正是这种情感作为动力,他的联想才最终指向故乡岷峨即蜀中,才产生了杯中之酒是岷峨的雪水这种奇特的心理。思乡之情是词的上片的内逻辑。词的下片描绘倏忽变化的自然景观,给人动荡不定、神奇瑰丽的感觉。政治斗争中遭到挫折的苏东坡,对自然界倏忽变化的敏感,由此可见一斑。整个一首词神气贯通、融为一体。思乡与人生的感慨尽得表现,正所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考试题集锦以及阅读答案,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这部诗集的机会。 这份考试题集锦包含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发读者对于《己亥杂诗》的思考和探索。从诗的主题、意境到诗人的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题目。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诗集。 而阅读答案则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参考。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用意、思考方式以及诗的背后故事。同时,答案也可以帮助读者提升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培养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见解。 通过这份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节思念父母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过年思念亲人的诗句,新年思念家人的现代诗句,关于思念父母的诗句。1.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2. 《卖
-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余庙中客。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琅?N渫???怪邢溃?倌昙?谰?钜丁U焦Ω吆笫?恼拢??仪镎?魏??Z档┚琶糯
-
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保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荆 作品赏析壶中:一作铜壶。
-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
释子道成神气闲,住持曾上清凉山。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西游长安隶僧籍,本寺门前曲江碧。松间白月照宝书,竹下香泉洒瑶席。前时学得经论成,奔驰象马开禅扃。高筵谈柄一麾拂,讲下门徒如醉醒。旧闻南方
-
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欧阳修 皇祐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 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
-
一人家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轮到自己,却掉下一个大胖儿子!秦启越心里那个别扭就甭提了,可是还别说,这个便宜儿子跟自己就像是一个模子里
-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荆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勿嫌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