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中考试题集锦及阅读答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物)抒情(间接抒情)(1分),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或: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1分)。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卸甲归田的惆怅
卸甲归田的惆怅
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浩荡离愁(离愁)。
二: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3)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8、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文学”,似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家,都感觉到中国文
-
《牡丹·咏紫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无名氏夺朱非
-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柳条疏客舍,槐叶下秋城。语笑且为乐,吾将达此生。
-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
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山头江底何悄悄,猿鸟不喘鱼龙听。翕然声作
-
钱谦益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这首诗于顺治四年(1647)写于南京,借棋局喻时局,于观棋中寓托着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因为作者先有《观棋绝句六首为汪幼青作》,
-
【名句】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语出《孙子兵法》杜佑注。奖赏不按一定的法度进行,即使奖赏很多,也不能让人感恩;惩罚不按一定的法度进行,即使砍了人头,也不能建立威严。说明赏罚必须照章行事,否
-
【名句】究 ① 天人之际,通 ② 古今之变,成 ③ 一家之言 ④ 。 【注释】①究:彻底推求。②通:博通。③成:形成。④一家之言: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著作。 【释义】推求自然与社会的规律,博通古
-
乘风破浪, 十门大炮; 不是航海, 而是飞行。 恐怖是名, 海盗是姓。 方圆百里, 谁人不惊。 明月当空, 海风阵阵, 激起波涛, 白浪翻滚。 左是亚洲, 右是欧美, 首领遥指 伊斯坦布尔。 “我的勇
-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玻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