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赏析》
此词的上片,表明作者对在南郑时期的一段从军生活,是这样的珍视而回味着。他想到在那辽阔的河滩上,峥嵘的古垒边,手缚猛虎,臂挥健鹰,是多么惊人的场景!这些令作者如此振奋而又如此爽快,因此在陆游的诗作里,时常提到,书事诗说:“云埋废苑呼鹰处。”忽忽诗:“呼鹰汉庙秋。”怀昔诗:“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挺剑剌乳虎,血溅貂裘殷。”三山杜门作歌诗:“南沮水边秋射虎。”写的都是在南郑从军时的生活。同时他又想到晚归野帐,悲笳声里,雪花乱舞,兴醋落笔,写下了龙蛇飞动的字幅和气壮河山的诗篇,作者不断涌动的激情令其兴致大发,豪迈之感也就变成了笔下的淋漓沈雄。这当然是值得自豪的啦。可是卷地狂飙,突然吹破了词人壮美的梦境。成都之行,无疑是将作者心中熊熊燃烧的抗金意愿置于“无实现之日”的冷宫之中,遂有了自己的文才武略,何补时艰的深深感慨?“人误许”三字,不是谦词,而是对当时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愤怒控诉。
下片跟上片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繁华的成都,药市灯山,百花如锦,有人在那里沉醉。可是,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在词人的心眼里,锦城歌管,只能换来樽前的流涕了。“何事又作南来”一问,蕴藏着多少悲愤在内!可见,词人面对这些所谓的城市文明不禁更是心酪。这里的人们都已忘记了故土还在异族手里,往日的雄壮战场场面已被面前的一切所取代。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作者并不只是埋头于悲愤之中,而是作出了坚定的回答:“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陆游大量诗篇里反复强调的人定胜天思想,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心中犹存着重上抗金前线,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君记取、封候事在”,心中的爱国之志涌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里表明了词人的意志,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消沉,而是更坚定了。
此词的艺术特色,总体上用对比的手法,以南郑的过去对比成都的现在,以才气超然对比流涕尊前,表面是现在为主过去是宾,精神上却是过去是主现在是宾。中间又善于用反笔钩锁等写法,“人误许”“功名不信由天”两个反笔分别作上下片的收束,显得有千钧之力。“诗情将略”分别钩住前七句的两个内容,“闻歌”钩住“药市、灯山”四句,“感旧”钩住上片。在渲染气氛,运用语言方面,上片选择最惊人的场面,出之以淋漓沉雄的大笔,下片选择成都地方典型的事物,出之以婉约的格调,最后又一笔振起,因此发出了内心的呼喊,以激昂的格调、振奋的言辞,从而使全词的思想感情走向最高潮,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词笔刚柔相济,结构波澜起伏,格调高下抑扬,从而使通篇迸发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火花,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
这首词是作者游苏州灵岩山时所作。开头紧贴“灵岩”之“灵”字,说此山是天上星星坠落而成。“幻”字续写灵岩云树贴天,吴王建宫馆于此的史实。“酸风射眼”转写怀古之情,昭示出吴王之所以败亡的根源。下阕第一句,承上将吴王失败的原因点明,认为范蠡是
-
徐宏祖:滇游日记(节选) 徐宏祖初三日,晨起,饭,荷行李将下悉檀,兰宗来邀,欲竟山中未竟之旨。余乃过其庐,为具盒具餐,遍征山中故迹。
-
上片以“薄宦各东西”句开篇,交代了兄弟分离的情况。“薄宦”在这里非谦词,更多的是一种解嘲。朝廷软弱无力,官职空有其名。纵有鸿鹄之志,终也壮志难酬。自己宏图难展,只有“薄宦”小衔而已,虚幻如烟。“各东西”表示他们虽满腹不平,却也要为官出世
-
西方文学·结构现实主义 拉丁美洲现代小说流派
-
朱永波·有些弯路你必须走朱永波16岁的他年少轻狂,目空一切,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父亲为此没少批评他。为了让他彻底和那些小混混断绝联系,
-
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初去时。不用镌碑颂遗爱,丈人清德畏人知。卧闻铙鼓送归艎,梦里匆匆共一觞。试问别来愁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去时,予在江陵。)
-
古代经部著作研究的训诂学专著。足本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成书于道光初年。(撰者事迹参见“《经传释词》条”) 引之少受庭训,究心《尔雅》、《说文》、《音学五书》,以求声音、文字、训诂之学。所著《经义述闻
-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 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阮籍《咏怀诗》,现存八
-
馆娃日落歌吹深。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作品赏析【注释】:馆娃日落歌吹深。(深一作蒙)
-
宰我问 宰我问:“孔子何以圣人也?” 子曰:“圣人不行而已矣。” 宰我曰:“然则圣人者,与时具而不贲者与?” 子曰:“不然。圣人者,其行也,时则同欢乐,不时则同悲哀。” 宰我曰:“然则圣人者,与人同乐乎?” 子曰:“不然。圣人者,能以人为乐者也。” 注释: 宰我:战国时期的一个学生,向孔子请教。 翻译: 宰我问:“孔子怎样才是圣人呢?” 子曰:“圣人不是表现在行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