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
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无不既惊且叹,一层深入一层地来突出舞蹈之不凡。与此同时,作者又顺便对舞的环境:“高堂满地红氍毹”,舞的来源:“此曲胡人传入汉”,作了准确而又简明的交代。以上用虚写的笔法从几个方面来写舞蹈之不同寻常,为下文“舞”的正面描写蓄势。
诗的下一层四句入手写美人舞姿。先从舞者的容貌体态写起:“曼脸娇娥纤复秾”,接着写舞者的衣着服饰:“轻罗金缕花葱茏”,这就把题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现出来。然后从容写舞姿:诗人用“回”、“转”、“旋”等词语来突出舞蹈旋转的特点,用“若飞雷”、“生旋风”两个比喻写美人之舞,不仅极生动形像,而且绝无娇弱之态,反充满豪迈飘逸之气。
在下面六句中,诗人又写在琵琶横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美人和着乐曲,转而跳起了富有边塞特色的舞蹈,用神奇的舞蹈语言,展现出奇异壮丽的塞外风光。客人在她的舞姿中,仿佛看到花门山头黄云在聚拢,茫茫白草胡沙上飒飒寒风在吹过。这些动人的边塞风光,形象地显示了舞蹈粗旷辽阔的特色。这几句把乐器的伴奏和美人的舞姿交替描写,用乐曲的节奏写舞姿的变化。用“忽作”置字写乐曲的突起,也写舞姿的突变;用“如有神”写其不凡,用“回回新”写其新奇,把急促跳跃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舞姿写得出人意表,令人应接不暇;诗的语言也随之而生顿挫之感。
诗的最后四句以诸乐曲与莲花舞曲比较,以世人学舞与北鋋舞比较,对美人的舞蹈作进一步赞叹,照应开头“应末见”、“天下无”的语意,从而结束全诗。
用富有边塞特色的自然风光来表现富有边塞特色的舞姿,是这篇作品描写上的特点;把乐曲的进行和舞姿的变幻两条线索紧紧绞在一起,以前者引导后者,陪衬后者,明确后者的节奏,是这篇作品结构上的特点。在语言上,韵脚变化自如,音调澈切急促,“左鋋右鋋”,“出塞入塞”、“前见后见”等回环的语势,都显示出舞姿旋转的特点。
-
【名句】无道 ① 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 ② 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 【注释】①道:说。②施:施舍,周济。 【释义】不要说别人的短处,也不要说自己的长处;周 济别人不要老是念念不忘,受人之恩却要时刻不
-
《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年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
-
中国诗歌概述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体裁繁富,流
-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作品赏析黄鹤编在广德二年阆州诗内,下首同时作。《社臆》:阆州即今阆
-
《先秦散文·礼记·不食嗟来之食》原文鉴赏 齐
-
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不用游从夸燕子,直将气焰压波神。山川尚遶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 作品赏析【原题】: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常初成百尺之楼,适及重
-
树头啄木常疑客,客去而瞋定不然。脱辖已应生井沫,解衣聊复起庖烟。平生诗酒真相污,此去文书恐独贤。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莫嗟平舆(舆音预。)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
-
忽然发现自己的爱情观很土气,忍不住自笑了起来。 对我而言,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濛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自己扩充为六合八方的空间,只希望以彼此的火烬把属于两人的一世时间填满。
-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
四实,谓四句皆景物而实。开元、大历多此体,华丽典重 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稍变而后入于虚,间以情 思。故此体当为众体之首。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寡于意味 矣。四虚: 谓中四句皆情思而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