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蜀赏析》
此诗首联“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是说诗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颔联“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意思是说:当前到处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作客呢?这是以设问的语气表达难言的隐衷,是问自己,也是问一切关心他的亲友。言下之意是自己是知道时局如此纷乱不宜远行的,表隐衷而出以设问,无奈与愤激之情自见。在严武当政时期,为了照顾诗人贫困生活,曾表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诗人性忠直难被群僚所容,时受讥讽,因此不久坚决辞职归草堂。严武在世时尚且如此,此时他人亡职歇,更待不下去了。暗示此去原非本意乃是迫不得已。诗人前往,因为那边有可以投靠的亲友故旧,如舅父崔伟,朋友韦之晋、裴虬等人。
颈联说: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像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这是在去意已决之后,抚今追昔的感慨,“去蜀”之举更显其悲。困苦生涯,莫此为甚,不能不悲愤交集,“黄发”、“白鸥”联成对仗,表示行廉志洁如故,决不肯为穷困改节。由此结出尾联的反语。尾联说: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表面是在负气说话自我解脱,其实是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明知这班肉食鄙夫只会以权谋私,承担不起国家顶梁柱的重任,而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久遭扼杀,国之将覆,不能不悲。寄忠诚忧国之思于愤激言辞之内,感人的力度更见强烈。清人蒋士铨有诗赞杜甫云:“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南池杜少陵祠堂)指的正是这位诗圣的高尚情操。
这首四十个字的短小五言律诗,总结了诗人在蜀五年多的全部生活,笔调堪称恢宏寥阔。而此诗尾联用激切语言所寄托的深于忧患不忘国难的赤诚丹心,更是一篇精髓所在。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出处】唐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虢国夫人承主恩》。 【鉴赏】虢国夫人并非玄宗之嫔妃,居然能承皇帝之恩宠,白天就在宫门禁苑中骑马出入,真是荒唐之至。不 言而喻,带
-
【生卒】:1876—1967【介绍】: 法国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他虽然没有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但却参与了超现实主义这个团体的定名活动,
-
这首绝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
-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何阑干。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时屡推毂,狶膏那解转方轮。
-
兹山镇何所,及在澄湖阴。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纷吾婴世网,数载忝朝簪。孤恨自靡托,量力况不任。多谢周身
-
自从塞北起烟尘,礼乐诗书总不存。不见父兮子不子,不见君兮臣不臣。暮闻战鼓雷天动,晓看带甲似鱼鳞。只是偷生时暂过,谁知久后不成身。愿得再逢尧舜日,圣朝偃武却修文。勤学不辞贫与贱,发愤长歌十二时辰。 平旦
-
4月2日 张国焘叛逃 : 张国焘,又名张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上栗市人。生于1897年。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1
-
安南进奉使题桂林驿五首其一 杨柳长亭又短亭(2),春风吹旆着江城(3)。 无人相识客对客,有事可知情
-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出处】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其二 》。 【意思】想当年长城脚下鏖战急,无人不道意气高; 【全诗】 《塞下曲四首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