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赏析》
此词的调名即是题目,写的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风物。从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国宫殿等情况来看,自然写的是古会稽。前三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写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从城东流过,江面空阔,沙滩阵阵风起,好一派秀美、旷远的江郊景色。“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是对此城历史的回顾与沉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见痕迹,往日的宫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红藕翠蘋了,这就点明了此城的显赫历史,增加了一个描写层次,无异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层古老苍凉的底色,丰富了江城的形象。当然作者的怀古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说任何雄图霸业、奕奕生光,都经不起时间的销蚀而云飞烟灭。尾三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写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观:登上临江的水楼,卷起帏帘,凭窗一望时,只见鱼跃浪翻,激起千片飞雪,一江雨雾,迷迷蒙蒙,蔚为壮观。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过水;楼窗口而摄入眼帘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画卷,美不胜收。
此词仅三十五字,却把一个江城的风物描写得如此形神兼备,笔力实在不凡。究其奥妙,大约有三端:一是注意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它先从远观角度写江郊景色,次一历史眼光看湖塘风光,再用特写镜头写水楼观涛。如此不仅层次清晰,而且颇富立体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调配和多样。斑斓的鵁鶄、碧绿的江水与白色的沙滩构成一种清新淡远的色调;翠绿的蘋叶与鲜红的荷花相配,又以秾丽的色泽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构成一种朦胧混茫的气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动态描写,如鵁鶄的起飞,碧水的东流,半滩风吹,浪花飞舞等等,这种动态景象,无疑赋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机和飞动的气韵。在秾艳的牛峤词中,此词可谓独具一格。
-
归来二周岁,二岁似须臾。池藕重生叶,林鸦再引雏。时丰实仓廪,春暖葺庖厨。更作一年计,三年身健无?
-
秦如马後牛,吕氏非复嬴。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荆轲不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把古诗词编成四季,内容包括写春夏秋冬的四季古诗(每季五首),运用古诗词来描绘四季,把小学生古诗80首按四季分类。是无首,楼上哪抄的,要看清题,是把楼主 春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春
-
送丁若士 (履恒) 丁君行矣龚子忽有感,听我掷笔歌常州。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我生乾隆五十七,晚矣不及瞻前修。 外公门下宾客盛 (谓金坛段先生) , 始见臧 (在东)顾 (子述) 来裒裒
-
纪念尤·彼·符斯卡娅在烂泥地上,在腐败的干草堆上,在用摇摇欲坠的马棚仓促改造成的流动医疗站内,在被摧毁的保加利亚小村子里,两个多星
-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景。东塘杨柳,春波细流,红窗睡起,枝上鸣鸠,山压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时临玉管,或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便休。“明朝落花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既为全词添姿生色,又在有意无意之间微露惜春之意。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
-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歛勤人功。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於农。军国赋敛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 借问酒家何处有[2],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解]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
-
《春日咏梅花二首》是一首咏梅的诗歌,描绘了梅花在春天中的美丽景色。诗中通过形容梅花的繁茂和娇艳,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句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机。整个诗歌有着深深的感染力,读来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总之,《春日咏梅花二首》是一首优美的咏花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注释】:这是封建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爱情悲剧。复古隐瞒了家中娶妻的实情,而富象翁又因爱戴之才将女许之,婚后二人产生了爱情,女方尤其炽烈。所以,当三年之后,戴如实告以真情并不得不舍妻归去时,其妻不仅婉言劝父,且以所有装奁赠夫并以身殉情。此词是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