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杜牧·清明》题解与鉴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
借问酒家何处有[2],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解]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前后,历代有扫墓或郊游的风俗。诗的上联写清明佳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心情加倍凄迷纷乱。下联写行人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牧童手指杏花村作为答复。全篇语言通俗,音节和谐,情景逼真,趣味盎然。特别是结句,使人如见骑牛牧童的手势和神态,如见远方杏花盛开的村庄,意境极优美。
[注释]
[1]断魂:形容强烈而又深隐难言的感情。这里是说行人凄迷纷乱的心理状态。
[2]借问:请问,向人打听。
-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作品赏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早晨经过漆公店时的情景。翻译成英文为《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The poem "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written by Yang Wanli, depicts the scene when the author passes by the lacquer shop in the morn
-
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清丽宏阔的景色,心中产生无限感慨,想起了漂泊生活的艰辛,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 第一、二两句先诗人从总体上描写盘豆城。“极目晴川”,中原的天空晴明,地面平旷,看不透,望不尽,就如展开一架巨大的画屏似的,跟诗人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远上寒山石径斜(1),
-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
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它的树干好几个小孩子手携手来才能围抱
-
《有螃蟹无通判》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闻而患之,下诏
-
王介甫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 君仲氏,讳讷,字朴翁,广济军定陶人。曾祖讳环,祖
-
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照应是和伏笔(或称交代)联系在一起的。说话要有头有尾,前面说过一句话,如果它有重要的意义,又不能马上说清,那就要在后边一个适当的地方照应一下,否则,前面那一句就落了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