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沧浪静吟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沧浪静吟赏析》

  诗的前两联即描写沧浪亭的静谧。首先诗人安排了“静”的背景,营造出“静”的意境:“独绕虚亭步石矼”。“独”“虚”二字表明诗人此时是独自一人在沧浪亭中散步。偌大的园林,四处静谧无声,或许有人会感到冷清孤寂,而诗人却专爱这“静中情味世无双”的空静淡雅的氛围。静谧中的心情和滋味独一无二,颔联就此进一步展开,加以具体详细的描写和说明。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前一句以动写静,后一句化静为动,更显出“沧浪亭”的幽静和诗人此刻平和自乐的情绪。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动写静的名句当属六朝梁代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鸣蝉的鼓噪声,飞鸟的清鸣声,才更反衬出林间山中的静寂、清幽。“静”的意境极难表现,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论画道:“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俨静,趣远之心难形”。意即画面容易表现实物的形状动感,难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而营造出澹泊闲静的意境则是难上加难。诗画同源,二者在艺术表现手去上颇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古代诗人多采用寂中有音、动中见静的手法,利用能引发人们特殊感受的声响和动态来反衬静境和静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管锥篇)。这里的“山蝉带响”也正是利用蝉声来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韵噪相映,反衬其静,给人以极为真实贴切的感受。此外前人诗中也常运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六朝宋代谢灵运“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的诗句,不仅将相对静止的白云、绿竹拟人化,同时赋予二者以动感,这种拟人手法和化静为动手法的的运用,更能雄现出平中见奇、似动实静的特色。此诗中“野蔓盘青入”便是将藤蔓这一静物动态化,写出了它在盘旋回绕中偷偷伸进破旧窗子的“动”的过程,这种“动”,更深化了沧浪亭中安静的气氛。胡仔评价苏舜钦说:“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此联可做为典型的一例。

  后两联引用两个典故,将它们与诗人的情况相对照,以此来表明诗人平静恬淡的心情。“二子逢时犹死饿”是写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一般认为,周朝开国初年可谓太平盛世,两人生而逢时却因不食周粟而死;“三闾遭逐便沉江”是写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事,他遭人构陷,放逐湖南湘江一带,而后自投汩罗江。诗人与屈原一样受人毁谤而遭贬,与伯夷、叔齐一样适逢政治革新的年代,但却无所作为。即使这样,诗人并未意志消沉投江而死,也并未“拒依周粟”忍饥而亡,而是每天尚能“饱食高眠”。因而诗人颇觉心满意足,欢欣庆幸。与历史人物的悲惨遭遇相比,诗人遭贬谪但仍能隐居沧浪亭算是十分幸运。所以他在沧浪亭的静谧环境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离实远祸、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沧浪亭),因而他觉得“静中情味世无双”。

  诗人的心境当然不像沧浪亭的静景一样平静如水。苏舜钦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交集,万分感慨。他本是“慷慨有大志”的志士,以“出手洗乾坤”(夏热屋寝感咏)为已任,结果却是“予年己壮志未行”(对酒),苍生有难未能济,只能隐居园林,聊以度日。对于他这种“致君事业堆胸臆”的人来说,“却伴溪童学钓鱼”(西轩垂钓偶作)的闲居生活极为压抑。“修竹慰愁颜”(沧浪亭),“愁与酒相攻”(春日怀旧游),“大叫欲发狂”(舟中感怀),这些退隐后的诗句都渲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本诗尾联中“唯恨澄醪不满缸”,以夸张的手法,表面是强调自己了无牵挂,心如止水的恬淡生活,而从反面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怨懑、牢骚和不满。

猜你喜欢
  • 《鼓山采茶曲》明代诗赏析

    鼓山采茶曲雨前初出半岩香②,十万人家未敢尝。一自尚方停进贡③,年年先纳县官堂。①鼓山,在福建福州市东。②雨前,谷雨前,亦指所采之

  • 《题峡山寺》原文、注释和解析

    唐·李翱 2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 3 ,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 4 ,周历五峰 5 ,然后知峡山之名 6 ,有以然也 7 。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 8 。

  • 《行云》鉴赏

    作者: 吕进莫海斌

  • 古代爱情诗词《》桃叶歌二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这是两首为情人所写表达深挚爱情的乐府诗歌。 第一首。“桃叶”是作者情人的名字,“缘于笃爱,所以歌

  • 杨亿《汉武》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杨亿《汉武》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②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溥金掌费朝餐。 ③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④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⑤ 【注释】 ①汉武:汉武帝刘彻。②蓬

  •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仰:脸朝上,抬头。瞻:往前看。仰望高处时,不可忽略下边;看前面时,不可忽略后边。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册·思虑》:“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

  • 《杂诗赏析》

    这首诗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采用了他写这类题材常用的手法,即先以第三人称交代人物,渲染气氛,而后改用第一人称代其设言。这样写既使手法富于变化,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使得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层。   开篇六句为

  • 《北山》情诗三百首赏析

    北山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鲁迅《再谈香港》全文、注释和赏析

    我经过我所视为“畏途”的香港,算起来九月二十八日是第三回。 第一回带着一点行李,但并没有遇见什么事。第二回是单身往来,那情状,已经写过一点了。这回却比前两次仿佛先就感到不安,因为曾在《创造月刊》上王独

  • 古代诗文名篇之杜甫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二;其二》原文、鉴赏和解读

    杜甫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二;其二》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二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首都是咏花诗。杜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