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词《》桃叶歌二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这是两首为情人所写表达深挚爱情的乐府诗歌。
第一首。“桃叶”是作者情人的名字,“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并且以为篇名。“桃叶复桃叶”,首句就引情人名字入诗,极富生活情趣,而且连续两次使用,表现极为亲切。这象是呼唤,又象是思念。因为对心上人异常的爱,所以,脑袋里想的是她,口里说的还是她,好象心上人已经占据他整个身心。
次句,“渡江不用楫”。“江”字点明了两人相会的地点。“渡”则说明两人各在一方。“不用楫”,据张敦熙六朝事迹解释,为“横波急也”,就是说波流汹涌,渡江则船难以用楫划过。简单的三个字,分明是在嘱咐心上人,要多加小心,其关心热爱之切之深溢于言表。
第三四句紧承上句,来了一个转折,意思是说,尽管江水流急,难于用轻舟渡过,但当另想稳妥的办法,你只管过吧,不要为任何事情而忧愁,因为有我在这里亲自迎接你呢。“但渡”二字是对情人极大的鼓励,好象是给她壮胆。“无所苦”是对情人的亲切劝慰。爱情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有我在,有我们深厚挚诚的爱情鼓舞,水再急,江再宽,也是阻挡不住我们的。
统观全诗,俨然是一幅情人相盼过江图,其情、其景、其声和他们彼此隔江而立,翘首以待的情形如在目前,极富生活韵味。
第二首,则另开蹊径,借咏桃树叶根相连之事,表达情人之间亲密无比如胶似漆的爱情。
首句同样两次引入人名,而同时又是咏桃之笔。桃树嫩绿的叶子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着实可爱。那心上人不正象这动人的桃叶那么美丽吗!
“桃叶连桃根”,“桃叶”指情人;“桃根”指诗人自己。根叶相连是很易理解的常识,但这平凡的句子中却道出了两人相爱的程度。“连”字则又恰当至极,根为叶而生,叶为根而绿,他们的爱就如同根与叶一样,绝对不能分开。这比喻又是多么贴切呀!
第三句“相怜两乐事”,是对上句的进一步发挥。“两乐事”说明他们的相亲相爱不是单方面的,是共同的,正如桃叶桃根的相生相依。在生活中,纯洁美好的爱情无比幸福,有了它当然是一大乐事了。正是缘于这一点,诗的最后才说:“独使我殷勤”的吧。这里的“殷勤”是情意恳切深厚之意。“桃叶”“桃根”丝丝相连桃树自然越加茁壮,人人见到都会喜爱,怎能不令我高兴呢? 这当然也会增加我细心照顾栽培的意趣了。而在这字里行间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由于我们都感到共同的爱情是乐事,也就只能使我之挚情日益恳切深厚了。
这首桃叶歌之二,运用比拟双关的笔法,寓无限深情于普通事物之中,表现诗人对情人的无限钟爱,耐人寻味。
两诗在艺术手法上,一是描绘生活图画,展现相亲相爱之景,一是咏物抒情,表达笃深之情。两种风格,一样效果。在语言上,也颇多相同之处,即都很朴实自然,不加斧凿之功,仿佛随口说出,显得十分亲切,有效地表达了情人之间无比深厚的爱情。
-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甘泉村没有泉但有树,流苏树前来看流苏树像是邂逅这辈子最不应该错过的一个人那些捏着手机为流苏拍照的看上去,多像在为这辈子没有轰轰烈烈
-
送别 作者: 宋荦 【原诗
-
蝶恋花 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翱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禅宗的目的在于从日常的平凡生活中顿悟佛性,自证解脱。在这里,没有
-
三国·魏·曹操2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3,泛爱博容,国念明训4,士思令谟5。灵幽体翳6,
-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遂不去,好鸟亦栖来。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花枝荫我
-
陆游 石室先生笔有神 ① ,我来拂试一酸辛。 败墙惨淡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 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笔端万斛尘。 【注释】 ①石室先生:北宋著名画家文同之号。笔有神:
-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
-
《玉烛(玉烛宝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尸子》:“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又,《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唐·刘禹锡《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