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盐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前四句写春末夏初的景物,引出思妇。这里写了垂柳、蘼芜、芙蓉和飞花四种各自独立的景物,以折杨柳送别、采芙蓉求欢等民俗事象来暗示思妇的心态,以悬念征夫的情感将四个貌似各不相干的画面融成一体。这开头四句具有“状溢目前”而“情在词外”的隐秀之美。
接着四句用旧事喻思妇守空闺,意象变换如峰回路转,从暗喻转为明写。“采桑”句承汉乐府陌上桑之意表示思妇的美好;“织锦”句借苏蕙织锦之典表示思妇的相思。“荡子”点明相思的对象,“关山”标明相思的遥远;“风月”句使诗题彰明更显著。“风月守空闺”,仅五字就勾勒出一个思妇独守空房,无心观赏大自然的风月美景,颇有“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情致。
再用八句写思妇的悲苦情状,妙在用景物的衬托,把思妇的思念之切活画了出来。其中“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两句,则将思妇的内心完全形象化了,自然界的“夜鹊”和“晨鸡”用来比喻昼夜的更替,她的心就像这两句诗里的意象,感受到时世的沧桑嬗变。“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是当时传诵的名句。牖暗,梁空,蛛网悬挂,燕泥落下,在工整的对偶和确切、形象的语言运用中,把门庭冷落的情况以及思妇极端凄凉悲苦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传说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薛道衡将要被处死时,隋炀帝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泥’语否?”由于隋炀帝忌薛的诗才而特别提出这句诗,因而使之传为名句。这两句诗可用来形容人去楼空、好景不常这类景况。
以上多为近距离的意象,而最后四句多为远距离的意象。“代北”与“辽西”都是远离思妇的边塞,这是从空间上写其“远”“;前年”与“今岁”表明思妇与征人离别之久,这是从时间上写其“远”。正因为他们相距远,所以思妇回首往日而心境悲凉,展望来日,她与那征人团聚的希望虽然在寂寞中燃烧,但也在寂寞中破灭:“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结末二句埋怨丈夫久戍于外而不归,以问句作结,内心的埋怨之情表露无遗。
正是在这种由暗而明、由外而内、由近而远的意象转换之中,显示出此诗的特色:铺排中有起伏,工稳中有流动,轻靡中有超逸,绮丽中有清俊。尤其是“暗牖”二句,足以表明薛道衡学习南朝诗歌细致深微的艺术风格上尚能登堂入室。
-
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
【名句】君子有三言 ① 可贯 ② 而佩 ③ 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 ④ ,二曰身 ⑤ 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 ⑥ 至而后呼天。 【注释】①三言:三句话。②贯:贯穿。③佩:记
-
《直道不容于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
-
宋词典故·树犹如此 【出典】 见“太息攀树”条。 【释义】 东晋桓温看到自己先前种下的柳树皆已长成十围粗的大树,不禁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后遂借其语作为叹惜岁月流逝的典故。 【例句】 ①楼
-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
君看三代士执雉,本以杀身为小补。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五行胜己斯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仕而未禄犹宾客,待以纯臣盖非古。馈焉曰献称寡君,岂比公卿相尔汝。世衰道微士失已,得丧悲欢反其故。草袍芦箠
-
孟子曰:“父母之心 ① ,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三) 注释 ①父母之心:父母无条件爱子女的心。 【译文】 孟子说:“做父母的为子女着想、让子女过好日子,这是天下父母都有的心情。” 感悟 父母
-
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惬情。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
-
简称《毛传》。现存最早的《诗经》完整注本。三十卷。传为汉毛亨传著。成书于西汉初年。 毛亨,生卒年不详,秦汉间人。鲁(今山东曲阜一带)人,一说河间(今河北献县)人。《汉书·儒林传》称:“毛公,赵人也,治
-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② 。霜晨月 ③ ,马蹄声碎 ④ ,喇叭声咽 ⑤ 。雄关漫道真如铁 ⑥ ,而今迈步从头越 ⑦ 。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