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更漏子·春夜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更漏子·春夜阑赏析》

  毛文锡擅写闺情,词语艳丽,这首词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闺思之作。

  闺中少妇,思念远别的亲人,通宵不寐,直待天明。以其爱之甚切,故恨之亦切;以其思之甚深,故怨之亦深。这一怀思绪,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和表现。

  词中的景物,不仅是作为春天一般景物用以渲染春天的气氛,同时还作为一种意象,借以表达离情别绪和春思春愁。

  “花外子规啼月”,思妇在静夜里听到鸟声,本来就容易勾起孤寂之感。以鸟声烘托岑寂,是以动写静。而这鸟声又是子规的啼叫声,便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子规的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杜牧诗云:“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这首词里所写花外子规,也具有思归的意象,但不是用以表示游子思归,而是用以表现思妇切盼情人归来。

  “红纱一点灯”,思妇独守空闺,孤寂之中,对着红纱笼罩的的孤灯凝思,此景此情,都带点凄凉之感。“孤灯”在这里是烘托思妇孤寂的一种意象。思妇夜里思念情人,不能入寐,梦也难成,空对着一点寒灯。在寒灯的映照下,益显出思妇心情的孤寂。

  “庭下丁香千结”,写室外之景。丁香结蕾,唐宋诗人多用一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词描写庭下丁香花蕾千结,同样暗寓思妇愁肠千结,表现了思妇的离愁和春愁。

  “梁间双燕飞”,双燕飞于梁间,最容易引起思妇的春思和春愁。本来成双成对的燕子绕梁而飞,是一种很和谐的景物,可以唤起欢愉的情绪,然而当对着这景物的主人公心境十分孤寂的时候,这一和谐景物与孤寂的心境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当词中的思妇彻夜不眠,送走宵雾,迎来晓霞,看到双燕在晨曦中绕梁而飞的时候,不是解除了夜间相思之苦,而是更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更无法排遣心中的春情和春思、春愁和春恨。

  词中子规、纱灯、丁香、双燕这四种景象,是实景,又不是单纯的实景,可以说是“实中有虚”,也就是说既具体又抽象,因为它们已经成了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称了这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这首词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是很成功的。

猜你喜欢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出处】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 【意思】诗人客滞江 汉,思念故乡而不能归。身在草野,心忧社稷,寻思道: 生我如此平庸 无能的儒生,又有何用

  •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特点

    【4313】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特点(姜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 8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10元)6部分:[1]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状况

  • 《古文观止·柳宗元·梓人传》鉴赏

    古文观止·柳宗元·梓人传 裴封叔之第【1】在

  • 古诗文《游园》原文|注释|赏析

    《游园》是唐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篇古诗。这篇诗以游园为背景,通过描绘园中景物和抒发游园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使整篇诗充满艺术感。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价值与魅力。

  • 《韩非子·卫人教女》全文、注释和鉴赏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成其居,幸也。” 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说林上》)

  • 《剑客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 撼人心魄。   开头两句凌空起笔,描写饯别的场面和剑客的出门。酒宴将散 ,剑客的豪兴借酒而发,遂拔

  •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赏析》

    【原题】: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太平宫

  • 王昌龄《灞上闲居》全诗赏析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添字采桑子 芭蕉》·李清照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这首词写女词人异地怀念故土,思乡情重。芭蕉夜

  • 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全诗赏析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自为本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