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点绛唇 呈络滨、筠溪二老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点绛唇 呈络滨、筠溪二老赏析》

【注释】:本词所作具体年代不详。据张元幹精严寺化钟疏文:“岁在戊辰(即绍兴十八年),僧结制日,洛宾、最乐、普现(即筠溪)三居士,拉芦川老隐过其所而宿焉”,此词大约是作于这个时期。洛滨 ,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靖康初年赐进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便被罢职。晚年游览于山水之间,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幹等一块游玩吟唱。绍兴二十六年(1156)去世。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南渡后以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后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绍兴十年(1140)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与张元幹、富直柔等吟唱游玩。绍兴二十年去世。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寓情于景;下片着重抒情 ,曲折地表达出仕途的险恶与中原未复怅惘情绪。起二句刻画出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而“ 啼 ”字和“落”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意趣激发了同篇的活力。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鸣叫,仿人读来历历在目,如闻其声。这种宁静的境界与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有同工异曲之妙 。词中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的诗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非常接近于事实。“乍凉”二句承上,从户外幽静之境转而到室内境况。秋雨连绵,靠近帘幕就感到寒气逼人,屋内香炉里散发着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上端。词人由远及近 ,刻画生动,具体入微,把听觉、感觉、视觉组合在一起,增强了词人的立体感,这样也就着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境界。下片抒情,作者倾吐了蕴藏在心灵深处的难以直言的思绪 。“堪恨”二句,以“归鸿”作比喻,说明心事难寄。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但这里是写征鸿的情意如那秋云一样淡溥,不肯传书,所以显得可恨。这与李清照念奴娇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意境相接近 ,而一“恨”字,感情色彩更为强烈。“秋云薄”是用杜甫秋霁 :“天际秋云薄 ,从西万里风”的诗句。朱墩儒在西江月中写到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 。”因此,词人在这里埋怨征鸿情薄,蕴含着复杂的人情世态的深层用意。“书难托 ”三句 ,从上句“堪恨”而来,正因于“ 征鸿 ”不传书信,而金兵占领中原,所以难以寄言,因此又谁能理解,作者的万千心事呢?作者在兰陵王词中说:“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在这令人恼而又相思的岁月里,既无法寄声传语,那就让忘掉过去的一切,任凭自己的寂寞无聊吧以此来打发岁月。这首小令寥寥四十一字,但写得概括,凝练、疏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觉使人动情 ,全词缘情设景,笔力委婉曲折,抒发了作者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更显得意境深沉。
猜你喜欢
  • 郑思肖《画菊》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 (1)《画菊》诗一题作《寒菊》,当为诗人长期隐居苏州,晚年菊画中的题画诗。 (2)花开句:菊花开放在秋天,

  •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实践趋势

    【3476】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实践趋势(洪银兴、孙宁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7 6万字,2016年3月第1版,88元)△本书阐述的中国发展理论实际

  • 《月上瓜洲/相见欢赏析》

    【注释】:这首词借写月下之景,抒发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饱含作者的爱国深情。南徐 ,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自古

  • 陈宝全《风吹过李家山(组诗)》

    窗台上的李家山清晨,两个老人总会在窗台前像面对着万亩良田一样满足他们在花盆里种上了五谷杂粮这盆是椿树岔的小麦,这是水泉湾的玉米这是

  • 左传全集《郑灵公之死》原文赏析与注解

    郑灵公之死 (宣公四年) 【题解】 宫中无小事,事事起纷争。在那个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

  • 《蝶恋花·柳·[宋]杨泽民》原文与赏析

    [宋]杨泽民腊尽江南梅发后,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曾见渭城人劝酒,嫩条轻拂传杯手。料

  • 孟浩然《送丁大凤进士举①》全诗赏析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②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③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作品赏析①诗题又作:“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②鹪鹩赋:晋张华所作,此为诗人以鹪鹩自喻。

  •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跖载飞赏析》

    【原题】: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跖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於后

  • 钱起《晚泊武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钱起晚泊武昌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作者简介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玄宗天

  • 古代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注释与译文

    【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注释与译文]这是诗人表现自己听到战乱结束消息时狂喜心情的诗句: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趁着大好春光,我可以回到家乡去了。“青春”,指春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