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北海十二石记》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北海十二石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余皆紫翠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又多美石,五采斑斓,或作金色。

熙宁己酉岁,李天章师中为登守,吴子野往从之游。时解贰卿致政退居于登,使人入诸岛取石,得十二株,皆秀色粲然。适有舶在岸下,将转海至潮。子野请于解公,尽得十二石以归,置所居岁寒堂下。

近世好事能致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元祐八年八月十五日,东坡居士苏轼记。

登州位于胶东半岛,面临北海,万里鲸波,雾霭云烟,峥嵘千里。海上小岛出没其中,若隐若现,堪称仙境。

苏轼于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奉命知登州,但到任未及一月,就接诰命,调为礼部郎中,实际上只在登州主事五日。忙里偷闲,两度攀援蓬莱阁,并作登州海市一诗,寓意深邃,神采飞扬,成为传世名篇,登州水阔天长、极目苍茫的美景,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宋元祐八年(1093)八月,苏轼以端明侍读二学士知定州,因要求调任越州,留居京师礼部,未赴任。苏轼其时心境抑郁,闲来无事,而追记此文。

苏轼文章风格多样,北海十二石记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文章先从登州面临大海的地理位置起笔,沿着目力所及的方向,依次写下了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五个岛屿,除沙门岛外,其余诸岛皆“紫翠巉绝,出没涛中”,写到这里,作者横空一笔,发了一句议论:真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啊!概括了岛上的自然景色。仙居之所当有异草奇花,所以岛上石芝、草木奇玮,人多不能识其名。然后自然地从草木引出美石,并介绍了美石的特点:“五采斑斓,或作金色。”

第一自然段叙写小岛景物清新流畅,文词秀美。从登州临海写到极目远眺,遥望五岛,从岛的远观“出没涛中”写到近景“草木皆奇玮”,又从草木写到美石,以人的目力贯穿线索,最后写到北海十二石中的“石”。海天、小岛、波涛、草木、美石写来从容不迫,使海山水天别具亲切怡人之感。

文章第二段记叙了吴子野往随李师中游登州,求得解贰卿从岛上所采美石十二株,乘海船之便,万里迢迢运抵南海的事迹。吴子野将十二奇石囊括载归,自此十二石有了正果,潮州吴氏岁寒堂下之十二石,即北海之石也。这一段交待了十二奇石的由来及石的归宿,文笔简洁。

文章最后用“近世好事能致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作为全文的点晴之笔。致石者能够寻秘搜奇、附庸风雅,但谁能够象吴子野那样,万里迢迢取北海之石置于南海居所,日夕相对,情钟于心呢!

文章虽名为北海十二石记,好象是记奇石的,实则记奇人奇事。奇石遇奇人,亦是奇石之奇遇。记石是为了记人,世人做事往往浅尝辄止,但真正要办成一件事,却非有恒心有毅力者不能为。能够“取北海而置南海”就是吴子野与“好事致石者”的区别。难怪苏轼要感慨万端了!

北海十二石记为笔记小品,抒情叙事,写景抒怀,高度融合。苏轼文章好发议论,以议论为文,但北海十二石记却以记叙为主,平铺直叙,不事雕琢。只有“近世好事者能致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一句奇峰突起,于写景叙事之后,抒发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苏轼由于宦海沉浮,写作题材趋向日常式的抒怀,这篇随笔,当可看到苏轼文章的另一面,即平朴简练的风格。



猜你喜欢
  • 寓言“梓庆为鐻”注释、翻译和解说

    梓庆 ① 削木为鐻 ② ,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 ③ 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

  • 《游金山寺赏析》

    这首诗分为三段:   头八句“我家江水初发源”至“江南江北青山多”,写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勾起乡思,中间八句“羁愁畏晚寻归楫”至“飞焰照山栖鸟惊”,描绘傍晚和夜间江上的景色,末六句“怅然归卧心莫识”至“有田不归如江水”,阐发辞官归田的意

  • 揭傒斯《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揭傒斯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推篷不省是

  • 苏轼《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全诗鉴赏

    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长饮酒。(王江,

  • 白居易《岁晚旅望》全诗赏析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作品赏析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七言律诗《岁晚旅望》,当作于

  • 古代诗文名篇之孔融文《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原文、鉴赏和解读

    孔融文《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 大明湖之春 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

  • 《蓝出于青 纪昀 朱孝纯》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乾隆丙子,纪文达公以扈从道出古北口,偶见旅壁一诗,剥落过半,中有“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二句,公奇赏之。壬午顺天乡试,公充同考官,得朱子颖孝纯投诗作贽,则是联在焉,因叹针芥之契,果有夙因。后

  • 失去时间的古诗词(形容岁月逝去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失去时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岁月逝去的诗句,关于对逝去时光表示惋惜的古诗,求感叹时间短暂,易失去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3、闲云潭影日悠悠

  • 《僖公四年:召陵之盟》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经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夏,许男新臣卒。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传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 与师言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