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涂油礼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涂油礼

基督教的临终仪式。又称“终傅”。是教徒临终之时所行的敷擦“圣油”的仪式。奉行此仪式的主要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教徒。每当教徒因生病和老迈行将死去之时,亲友家人要请来神父听其做最后的忏悔,然后由神父用“神圣”的橄榄油涂擦他的五官和手足,并诵念专门的祈祷经文。油膏“神圣”是因它已由主教按规定的仪式诵念专门的经文,将它进行了“圣化”,以便献祭上帝。基督教徒认为这样可以赦免死者生前的罪过,使他得到上帝的祝福,死后升入天堂。

猜你喜欢
  •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国学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出处和解释

    【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语出《汉书·李寻传》。马如果不勤加喂养就不能在路上飞奔,人才如果不经常培育就不能使国家强盛。说明领导者应当重视培养人才。

  • 韩愈《毛颖传》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恒

  • 古典小说《《忠义水浒传》序 》全文和鉴赏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可耻孰甚焉,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贤处下,

  • 岑参《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全诗赏析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

  • 百喻经全集《杀群牛喻》译文赏析

    杀群牛喻 【原文】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餧食。时有一虎,啖[1]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

  • 恩乡的古诗词(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恩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关于思乡古诗词大全,关于恩乡的诗句。《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 宋词典故“郑贾求死鼠”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郑贾求死鼠 【出典】 《战国策》卷五《秦策三》:“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

  • “宋玉悲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玉悲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沉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释义】宋玉在《九辨》中悲秋色萧

  • 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全诗鉴赏

    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君来扣门如有求,颀然病鹤清而修。醉翁遣我従子游,翁如退之蹈轲丘。尚欲放子出一头,(嘉祐初,轼与子由寓兴国浴室,美叔忽见访。云:吾従欧阳公游久矣,公令我来,与子定交,谓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