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刘翰《石头城》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刘翰《石头城》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刘翰石头城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释】 ①石头城: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在石头山下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这里指南京市。②离离:草茂盛貌。吴宫: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台城:原为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修建新宫,名建康宫,从此成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的所在地。

【译文】 荒凉的吴宫,杂草丛生,一直蔓延到台城旧苑的东头。漫漫长夜,空荡荡的长江寒风飕飕,水气濛濛,夜空中传来几声凄厉的雁鸣,明月中的石头城更显得孤寂清幽。

【总案】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借古伤今之作。石头城为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孙权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即古代的金陵。从诗题看好像是专咏石头城,但从内容看,咏的是整个金陵。金陵是三国时吴国,东晋和南朝的宫苑或都城所在地,作为一首咏史绝句,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囊括几个朝代的盛衰变迁,不可能面面俱到。诗人正是从吴国以后几个朝代盛衰的最好见证——“吴宫”和“台城”切入。全诗先展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昔日的吴宫,如今杂草丛生,一直蔓延到台城的后苑城。从视觉上暗示出朝代更替、人事沧桑,江山依旧的伤悼之情。然后转入感觉和听觉描写:水气濛濛的江水使人倍感寒冷,而幽冷月色中的石头城在几声凄厉的雁鸣中更显得寂寞荒凉。全诗不着一句议论,古盛今衰之感尽寓其中。在写法上,四句时间上也暗暗转换,由白天到夜晚。这样就从时空的交织转换中,更加完整深刻地揭示出古盛今衰的主旨,引起读者反思其兴盛衰亡的原因。



猜你喜欢
  • 古代兵法之《册府元龟》原文和鉴赏

    [原文](节选) 将帅部 总 序 唐尧之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司马所以掌武事也。既舜之世,有苗弗率命禹组征。又夏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乃如六卿。盖天下六军,其将皆命卿焉。……周官,大司马卿一人,又有小司

  • 《胡助·尚志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胡助·尚志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士之所尚,

  •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

  • 白居易《香山下卜居》全诗赏析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 李商隐《房君珊瑚散》全诗赏析

    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月中闲杵臼,桂子捣成尘。

  • 王维桢《康陵陪祀》全诗赏析

    塞上犹传八骏名,帝丘今望赤霄平。千峰云起旌旗影,万木风多剑槊声。玉殿香烟浮俎豆,瑶墀星斗灿冠缨。雍歌听彻人归尽,独立春宵百感生。

  • 寓言《炳烛而学》意译和解说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① 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 ② 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 白居易《林下樗》全诗赏析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 苏轼《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全诗鉴赏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 《玉楼春·戏赋云山赏析》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