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河南河北:指今河南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剑外:剑南,剑门关南面。 这里借指蜀地。蓟(jì)北:今河北北部,是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 (tì)泪:眼泪。却看:再看。妻子:妻子和儿女。漫卷:随便卷起。青春: 指春天。巴峡:这里当指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
【大意】一个特大的喜讯突然传到了剑外:官军已经收复叛军老巢蓟北! 一 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泪水就浸湿了我的衣裳。再看妻子和儿女,他们 脸上的忧愁早已烟消云散了。我胡乱收拾起书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忍不住要纵情高歌,开怀痛饮。啊,趁着这鸟 语花香的宜人时节,伴着一路明媚的春光,我们正好可以返回故乡。最 便捷的路线是乘船取道巴峡,穿过巫峡,再转陆路到襄阳,然后就可以直 奔老家洛阳了。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62页.
-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继承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被誉为“江左凤凰”。明亡入清后,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这
-
【注释】: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元兵挥师南下后,攻打毗陵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毗陵遭受了极大破坏。1276 年春末,汪元量随从三宫赴燕,途径常州,见城破的惨景 ,感怀而作此词 。词中通过一座府邸的变迁,寄寓了对故朝兴亡的伤感。元朝崇信佛教
-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昔去梅笳
-
一人, 性极鄙啬, 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 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 一钱方往, 子只出五分, 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 回头顾其子大呼曰: “我
-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彷佛见金鳎
-
三长月三长月 【原文】 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皆茹素[1]。其说云:“天帝释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寅、午、戌月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出处】唐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 【意思】荷塘上的风送来阵阵香气, 翠竹上的露珠滴落水面,发出清脆的音响。 【提示】微风吹过,送来清淡的荷花香气: 竹上露珠滴
-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搞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 在我国上古时代,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被称作“明堂”。汉武帝有一次巡游泰山,见到一处明堂遗址,顿发思古之幽情,要在此建造一座新的明堂,但百官都不知道上古明堂
-
(孔)子曰:“性 ① 相近也,习 ② 相远也。”(《论语·阳货》二) 注释 ①性:人性,这里指人天生的自然属性。②习:习俗,这里指人后天的社会属性。 【译文】 孔子说:“人先天的本性是差不多的(没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