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①,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安得不受祸?故见疏者妒,妒其形己也;见悦者亦妒,妒其妒己也。然则奈何?曰:居宠则思分而推之以均众,居尊则思和而下之以相忘,人何妒之有?缘分以安心,缘遇以安命,反己而不尤人,何妒?人之有此,入宫入朝者之所当知也。
【译文】有人问:“共同侍奉一个人,没有不嫉妒的,为什么呢?”回答说:“人的才能、性情、行为、容貌、辞色各不相同,被侍奉的人必然喜欢那些善侍奉他的人,厌恶那些不善侍奉他的人。善侍奉的就被喜欢,不善侍奉的则被疏远。我所以被疏远,是因为他善于侍奉而造成的,哪能不嫉妒呢?既然产生了嫉妒之情,怎能不相互倾轧呢?相互倾轧,怎能不遭受祸患呢?因此,被疏远的人嫉妒,嫉妒那些使自己相形见绌的人;被喜欢的人也嫉妒,嫉妒那些嫉妒自己的人。”“那么怎样做才好呢?”回答说:“居于受宠的地位则想着分一些恩宠给众人,使大家均沾恩宠。居于尊贵地位则想着让下面的人和睦相处而忘掉彼此,这样人们怎么还会有嫉妒之情呢?安心于自己的缘分,安命于自己的际遇,反求诸己而不怨恨别人,这怎么会嫉妒呢?人应有这样的修养,这是入宫入朝的人应当知道的。”
注释
【注释】①见悦:被喜悦。
-
拥旆西城一据鞍,耕夫初识劝农官。鸦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渐暖绿杨才弄色,得晴丹杏不胜繁。牛羊鸡犬田家乐,终日思归盍挂冠。
-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①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② 【注释】 ①雪云:冬云;族(cu 促):聚集。此
-
作者: 张云清崔承枢李耘 【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
-
(宋)文天祥 晓色重帘卷, 春声叠鼓催。 长垣连草树①, 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②, 六街人往来③。 平安消息好, 看到岭头梅④。 【题解】 八境台在赣州城北的章、贡水合流处。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
-
【名句】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注释与译文]随着冰柱的消融,残冬悄悄地离去了;由柳树梢头的新绿,看到春天已偷偷地归来。诗人敏锐地觉察到景物的细微变化,点染出一幅冬尽春来的画图。 参考文献 (
-
典源出处 《韩诗外传》卷七: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
-
吾家门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岁实如繁星,儿童掷石落桐子,往往飞入书窗中,时或正击吾案,一石入,吾师秃先生辄走出斥之。桐叶径大盈尺,受夏日微瘁,得夜气而苏,如人舒其掌。家之阍人王叟,时汲水沃地去暑
-
(咸有一德) 能够保持纯善的德性,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伊尹训诫太甲要常保一德,才能无往不利。
-
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致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 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去来兮。便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 得失到头皆物理。 得。他命里。 失。咱命
-
论题解析 [解题]微笑(smile),指不显著的笑容。微笑,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微笑,它敛于心,展于形,不夸张,不矫饰,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传达,是一种真诚以待的为人之道,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