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进叔所藏画跋尾五首(选三)》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进叔所藏画跋尾五首(选三)》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苏轼

徐熙杏花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赵昌芍药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着薄罗裳

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赵昌踯躅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便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注释】

①王谢家:六朝时,王家、谢家都是望族,常并称,后代为高门世族的代称。本诗指王进叔。②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工花鸟,与黄筌齐名,并称“黄徐”。黄筌多画宫中异卉珍禽,而徐熙多写岸花水鸟,故时人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落墨花:徐熙用粗笔浓墨写枝叶萼蕊,略施色彩,不掩笔迹,而气韵生动,人称“落墨花”。③“倚竹”两句:自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翻出。④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⑤剑南樵叟:指画家赵昌,他是四川广汉人,一说剑南人。

【评说】

这三首诗选自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七。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七、八八著录此三诗,分别题为王进叔所藏徐熙杏花、题赵昌芍药、题赵昌踯躅。“路近”,诗类作“客路”。

王进叔是苏轼的朋友,他在宋哲宗元符三年(1106)出任岭南监司。这一年八月,苏轼自儋州渡海至廉州,又经容、藤州,到达广州,与王进叔相遇。进叔自京城带来许多书画藏品,以便随时赏鉴。他拿出一幅徐熙画的杏花,四幅赵昌画的四季花,给苏轼欣赏,东坡为此题了五首诗,每画一首。这里选评五首诗中的第一首徐熙杏花、第二首赵昌芍药、第三首赵昌踯躅。

徐熙杏花的前二句,是五首诗的总述,交代了王进叔携书画到广州的雅举。第三、四句才绕回到徐熙的杏花图上,先用顿笔,“却因梅雨丹青暗”,梅雨天空气湿润,画幅生出霉点,“暗”了丹青。结句才归到正题上,经过揩拭,洗尽画上的霉点,露出徐熙杏花的真面目,使诗人一饱眼福。

赵昌芍药开端两句,运化了杜甫佳人的诗句,迅即着题,描绘了画面上芍药的色泽、形貌和风神。赵昌所画的这株芍药敷采时,明润匀薄,好像穿上“薄罗裳”,色彩素雅,楚楚动人。杜甫的佳人诗,叙述一位出身名门、迭遭厄运的淑女的一生遭遇,寄慨很深,陈式评此诗“末两句(即‘天寒’两句),则言佳人凄楚堪怜,清操自得也”(杜意)。苏轼运化这种艺术意想入诗,正是巧妙融合物性和人情,将自己的坚贞清正的孤高情操赋予芍药花。诗的后半首,苏轼将近日扬州趋尚红芍药,与赵昌所画的淡雅芍药比照,寄托了另一种感慨。扬州盛产芍药,天下闻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苏轼语,说:“扬州芍药为天下冠。”红芍药是芍药的一种品种,北宋时扬州人崇尚它,成为当时的“时世妆”。苏轼对待赵昌笔下的芍药和扬州时尚的芍药,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特别爱重淡雅的芍药,厌鄙红艳的芍药,并借花寄慨,辛辣地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竞爱“时世妆”的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远的寄托意蕴,带给读者以耐人寻味的艺术享受,使这首题画诗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

赵昌踯躅是一首借着题画,抒发怀乡情思的诗篇。首二句点明画上踯躅生长的地点。枫林映带,千层杜鹃花开在长江边的蜀山翠壁上。画家是蜀人,画上的踯躅是蜀山之花,当长久地过着羁旅生涯的四川籍诗人苏轼看到这幅踯躅画时,怎能不触发起深深的思乡情怀呢?“不忍看”三字,深刻地揭示出诗人观画时的深层心态。第三句,紧承上面的诗意,说打开赵昌的画卷,便知从剑南到眉山归路很近,诗人的想象力一下子飞到了故乡。“剑南樵叟为施丹”,剑南画家赵昌施用丹红,点染出千层踯躅。结句,诗又回到画面上,拍合画题与全篇诗意。这首诗抒写了诗人长期远贬他乡、思归心切的真实情思,情味深长,是一首好诗。

猜你喜欢
  • 千家诗《张耒·初见嵩山》题解与鉴赏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1],赖有青山豁我怀[2]。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3]。 [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

  •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全诗赏析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 名画《早春图》赏析

    早春图 北宋·郭熙作 绢本淡设色 纵一五八.三厘米 横一○八.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是御画院的艺学、待诏,但不像一般画院画家那样,囿于规范与程式,而是首先热爱自然,对自然的审美感情诱使他钻研自

  •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二首(行渴,得岩妪赏析》

    【原题】: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二首(行渴,得岩妪,乞茗)

  • 卧病——许浑

    卧病——许浑寒窗灯尽月斜辉,佩马朝天独掩扉。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唯有寄书书未达,卧闻燕

  • 张爱玲《谈音乐》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即使是所谓轻性音乐,那跳跃也像是浮面上的,有点假。譬如说颜色: 夏天房里下着帘子,龙须草席上堆着一叠旧睡衣,折得很齐整,翠蓝

  •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 古籍名著《指月录》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指月录》,全称 《水月斋指月录》,是语录体佛教禅宗史著作。明代文人瞿汝稷撰成于万历二十三年(1593),32卷。“指月”,是佛教常用的譬喻,以“指”喻言教,以 “月”喻佛法。此喻出自 《楞伽经》卷2

  •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李白和崔颢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有一次,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高楼,举目北望:在夕阳的返照下,对岸汉阳的

  • 王质《定风波》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定风波》·王质 王质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这首小令写关心国事和超然出世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