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诗力压崔颢
李白和崔颢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有一次,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高楼,举目北望:在夕阳的返照下,对岸汉阳的龟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头,芳草茂盛,随风摇曳。诗人漂泊在外,怀念家乡,一股强烈的冲动促使他提起笔,在墙壁上挥写了一首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过了不久,大诗人李白也来到了武昌,他登楼远眺,正想写诗留念,忽见崔颢的题诗酣畅淋漓。李白一口气读了两遍,感到自己要说的话已被崔颢说尽了,于是只在崔诗的旁边题了两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写完这两句就匆匆下了楼。他心里老惦念着怎样才能不输崔颢。为此,他竟一连写了好几首七律,其中一首叫鹦鹉洲,上半首是古风体,下半首才是律体,诗云:
鹦鹉来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
长洲孤月向谁明?
一首是李白东下金陵,游览凤凰台后写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以上两首诗感情深沉,格调峻峭,气势充沛,跟崔颢的黄鹤楼诗相比,真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有所超越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不是李白的才思不如崔颢呢?不是,那是因为同样的景象、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情都被别人所写了,就如同学书法,如果你总是描摹一个字帖,你永远也不会超越它。
但后来李白来到凤凰台时,由于地点、时间、国家情势的变化,这时的李白,视野更加开阔,气象更加壮观,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深刻,更多的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样他就能超越别人了。
-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作品赏析【注释】: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上二句一作阴云隔楚水。转蓬落渭河。)欲见终无因。(一作
-
《木兰花/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柳永 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解教天上念奴羞, 不怕掌中飞燕妒。 玲珑绣扇花藏语。 宛转香茵云衬步。
-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
-
文章开头由反面入手,先引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语对中国的污蔑,旋即以感情强烈的反问句和感叹句加以否定,开篇即振聋发聩,催人猛醒。然后再针锋相对地推出“少年中国”的正面论题。
-
本名罗青哲,台湾著名后现代主义诗人。194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多年来一直在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任教,业余时间喜欢绘画和写诗。 罗青1969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75年获第一届“现代诗创作奖”;19
-
霜菊花萎日,风梧叶碎时。怪来秋思苦,缘咏秘书诗。
-
【原题】:晋仲文学渊邃方为朝阳鸣凤仆所次前韵及之而扆赐佳章招隐敢再次韵以反之以资他日重会一笑
-
寄生草·感叹 查德卿 姜太公贱卖了蟠溪岸, 韩元帅命搏得拜将坛。 羡傅说守定岩前版, 叹灵辄吃了桑间饭, 劝豫让吐出喉中炭。 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
-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