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注释与翻译
课文导读
司马光 (1019—1086), 字君实,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史学家。 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和其助手花费十九年心血编纂的, 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所记史实, 上起战国周成烈王二十三年, 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年间, 共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为此书题名, 意思是 “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 就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历史借鉴。
孙权劝学 选自 资治通鉴 卷六十六。 赤壁之战以后,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曹操、 刘备、 孙权之间的斗争仍然激烈。 为了战胜对手, 孙权要自己的部下经常读书学习, 以史为鉴, 增长才智谋略, 从而适应与刘备、 曹操争夺天下的需要。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 “结友” 的佳话。 本文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 “与蒙论议”两个片断, 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 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 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 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 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 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 来表现他的善劝, 而略去吕蒙的对话, 仅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一句写吕蒙的反应, 并仅以 “蒙乃始就学” 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 写鲁肃 “与蒙论议”, 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 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而略去二人 “论议” 的内容, 并仅以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一句作结。
课文注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1)今当涂(2)掌事,不可不学!”蒙辞(3)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4)岂(5)欲卿治经(6)为博士(7)邪(8)!但当(9)涉猎(10),见往 事(11)耳。卿言多务,孰若(12)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13)始 就学(14)。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 略(15),非复(16)吴下(17)阿蒙(18)!”蒙曰:“士(19)别三日,即更(20)刮目相待, 大兄(21)何见事(22)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卿〕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 〔当涂〕 当道 , 当权 。 (3) 〔辞 〕 推托 。 (4) 〔孤 〕 古代王侯自称。 (5) 〔岂〕 副词, 难道, 怎么。 (6) 〔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7) 〔博士〕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8) 〔邪〕 通 “耶”, 吗。 (9) 〔但当〕 只要。 (10) 〔涉猎〕 浏览, 粗略阅读。 (11) 〔见往事 〕 了解历史 。 (12) 〔 孰若 〕 谁比得上 。 (13) 〔 乃 〕 于是 , 就 。 (14) 〔 就学 〕 从事学习 。(15) 〔才略〕 军事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6) 〔非复〕 不再是。 (17) 〔吴下〕 指吴县。 (18) 〔阿蒙 〕 名字前面加 “阿”, 有亲昵的意味。 (19) 〔士〕 读书人。 (20) 〔更〕 重新。 (21) 〔大兄〕 长兄。 (22) 〔见事〕 认清事物。
问题与探究
1. 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 这人变化的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2.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 遇到一个不愿学习的学生, 你打算如何来 “劝” 他学习?
-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作品赏析花鸭无泥滓①,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②,黑白太分明③。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梁沾汝在,
-
昔赵文王喜剑 ① ,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 ② ,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 ③ ,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 ④ ,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
-
本诗题为“春望古意”,是拟写了汉朝宫中失意女子——或许是宫女、或者是妃嫔——看见春天时的心境。这种宫怨的情调。
-
我与古诗词的故事作文600(写我与古诗之间的故事作文600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与古诗词的故事作文600,内容包括写我与古诗之间的故事作文600字,我与古诗的故事作文600字,我和古诗词的故事600初二。我 与 诗 的 故 事我与诗的故事小时候,从我识字开始,妈妈就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的书给我,房间里都是妈妈抄下来的诗,贴得满墙都是,妈妈一
-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
-
许地山 这年底夏天分外地热。街上底灯虽然亮了,胡同口那卖酸梅汤的还像唱梨花鼓的姑娘耍着他的铜碗。一个背着一大篓字纸的妇人从他面前走过,在破草帽底下虽看不清她底脸,当她与卖酸梅汤的打招呼时,却可以理会她
-
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予少家汉东 1 。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2 ,脱落
-
【3309】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历程(中组部全国组干学院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9月,组工书架必备图书之一)△本书对自党成立至2015年9月
-
路途 小时候,跟着大人下放到农村,是在江南水乡,到处是水,没有路,没有桥。要到镇上念书,要到街上赶集,或者要回城看看亲戚朋友,都
-
旧时花价长沙虽是古城,却非繁华都会,消费水平历来不高。我在此生活前后垂五十年,见到鲜花成为大宗消费器,还是近几年来的事。长沙在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