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饐而餲: 饐(yi)、餲(ai) 饮食经久而腐臭。馁, 败: 馁(nei), 鱼腐烂叫“馁”, 肉腐烂叫“败”。不时: 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 不按那方法分解的, 便叫“割不正”。食气: 食(si); 饭料。
句意: 粮食不嫌春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
席上肉虽然多, 吃它不超过主食。
只有酒不限量, 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吃完了, 姜不撤除, 但吃得不多, 适可而止。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
-
【原题】:林正甫寺簿举似所和判院徐册年咏所居诗且俾同赋
-
题解 何谓“归田”?即回归大自然,回到民间,离开当时乌烟瘴气的官
-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
掾局劳才子,新诗动洛川。运筹知决胜,聚米似论边。宴罢常分骑,晨趋又比肩。莫嗟年鬓改,郎署定推先。
-
盖闻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传经,千千世界。爰初鹿苑,度五俱输,终至双林,降十梵志。演微言爱河息浪,谈般若烦恼山摧,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于人境;所以舍卫大城之内,起慈念而度群生;给孤长者园中,秉智灯而
-
作者: 张俊山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出处】唐刘禹锡《 乌衣巷 》。 【意思】朱雀桥边杂草野花丛生,乌 衣巷口夕阳斜照。朱雀桥:六朝时位于 金陵(今南京市)秦淮河上,是市中心通 往乌衣巷的必经之
-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
-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出处】唐李商隐《 筹笔驿 》。 【意思】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全诗】 《筹笔驿》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