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题梅花》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题梅花》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高凤翰

朱砂变相玉精神,月夜衣裳舞太真

却借梅花簇绛雪,特翻别调写阳春

【注释】

①朱砂:用来作国画红色颜料的矿石。②太真:仙女。道教传说中有太真夫人,为王母的小女。又,杨贵妃初见唐玄宗时,衣道士服,亦号太真。③绛雪:被梅花映红的雪。④翻:翻制。阳春:即“阳春白雪”,古代的一种高雅乐曲。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此处借以比喻梅花高雅,不同凡俗。

【评说】

本诗选自上海博物馆藏高凤翰梅花册页题诗。

“洗尽铅华见雪急(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使人想见梅之高洁,而东坡的另一个比喻:“酒晕无端上玉急(红梅三首其一),则见红梅之俏丽。但是,红梅绝非俏而有失轻浮之流,这一点,在高凤翰的题诗中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画家高超技艺的驱遣下,眼前的朱砂颜料顿时变相幻化为一枝古直苍劲的红梅,这枝古梅和白梅一样,都具有白玉那样纯洁无瑕的品性和精神。诗作起首开篇就直点主旨:梅所独具的“玉精神”。画家一再提醒读者,切莫为红梅俏丽迷眼,而忘记了它的内美,应该将其姿态与内美视作不可分的整体。诗的次句紧承上文,着力写其优美动人的姿态,以昏黄的夜月来陪衬烘托,勾勒出梅花古干的疏影,突出了“疏影横斜”的迷人。如此摹状,作者还嫌不够,更以杨贵妃的舞姿作比,充分展现它的灵动和生机。同时更暗含着“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醉人诗意。有了这一层铺垫,诗作后半首就自然转入到内美的表现上,因为古人尝谓“梅花优以香”,(陆佃埤雅)这当然包括梅花的自然特征,在诗人骚客笔下,更多的则是指“品馨”。画中之梅不但未见其畏惧严霜冰雪,反而显得格外主动积极,把白皑皑的积雪映成一片绛色,使大自然增添了一份暖意。对梅花内蕴的发掘上,这一层涵义是画家的创新,真正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这种得意之情,画家本人也难以抑制,溢于言表,“特翻别调写阳春”,一个“别”字足见,更复用“阳春”一典。除却得意之情而外,“阳春”又用以比喻梅花高雅,不同凡俗的“玉精神”,归根结蒂,这一切还是为了借以抒写自己的人格与思想感情,隐含自己胸怀高洁,不肯随波逐流,阿谀当权者。因此,高风翰此画此诗的真正命意并不在梅之姿态,恰恰是苏东坡红梅三首中所说的“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这一品质。

猜你喜欢
  • 唐诗《上元夜》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析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就是旧历正月十五夜。这天,又称元宵节。在我国,素有元宵观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绘了当时京城长安

  • 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全诗鉴赏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従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仪鸾供帐饕虱行 ① ,翰林湿薪爆竹声 ② , 风帘官烛泪纵横 ③ 。 木穿石槃未渠透 ④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⑤ 。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释

  • 刘禹锡《早秋集贤院即事》全诗赏析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春回大地,古树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处】唐王维《 观猎 》 【意思】荒草枯萎,猎鹰的眼睛更显 得锐利;积雪化尽,马跑起来格外轻捷。 疾:锐利。 【鉴赏1】猎鹰的双眼因为草色的枯黄而显得更加锐利,骏马

  • 《替豆萁伸冤 赏析》

    作于1925年6月7日,发表于这首见于《华盖集·咬文嚼字(三)》。原文说:“据考据家说,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 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全诗赏析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盛明今在

  • “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注释、译文和评析

    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注释】 《庭训格言》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

  • 《清平乐·春宵睡重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苦闷的爱情词。   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鞳”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语),其中颇有不失为优秀的篇章,这首《清平乐》,便是其中的一篇。   词写一个闺中少妇,与所爱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