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论诗(其三)》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这一首也提倡创新,写得似更精彩。先看前两句“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其中的“雌黄”,是鸡冠石制的颜料,古人用以涂改书上的错字,引申为窜改或品评之义。颜氏家训·勉学篇:“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前两句的意思是说,作为文学创作者,应有自己独有的眼光(主见),而不该盲目地随便乱说。诗人发此议论,其实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清代诗坛,一开始是尊唐成风,后来,又盛行宗宋。这两股势力互相讥弹、雌黄,门户之见很深。作者既反对尊唐,也反对宗宋,力主诗歌创作要从复古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首诗正表明了这样的鲜明观点。三、四句以矮人看戏作喻,对那些毫无主见的盲从附和者,作了形象而又绝妙的讽刺。赵翼作诗,长于说理,常常不假比喻,但这首诗有些不同。“矮人看戏”的比喻,对那些毫无主见的盲目附和者,作了形象而又绝妙的讽刺。赵翼作诗,长于说理,常常不假比喻,但这首诗有些不同。“矮子看戏”的比喻尽管不是赵翼之首创(比如在朱子语类中就有类似的话:“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但用在这首诗里,可谓恰到好处,使诗平添出一种谐趣,且有一种形象的说服力。本来,以诗论诗,最易因泛泛空论而令人厌倦,但这首诗却让人觉得庄谐相济、趣味盎然,表现了诗人的睿智和幽默感。
-
白种人 ——上帝的骄子 去年暑假到上海,在一路电车的头等里,见一个大西洋人带着一个小西洋人,相并地坐着。我不能确说他俩是英国人或美国人;我只猜他们是父与子。那小西洋人,那白种的孩子,不过十一二岁光景,
-
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
-
感悟江南 江南是山水的江南。但是江南的山不够高不够险峻,江南的水也不是壮阔的,是秀水青山,是笼罩在雨水雾气中的,是细气的美,便孕
-
【原题】: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感而赋诗二首
-
【注释】: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烨烨者,于本实必薄。
【名句】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烨烨者,于本实必
-
《游子夜歌》 歌德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钱春绮 译) 【赏析】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故事。1783年9月6日夜晚,在伊尔美瑙的吉息尔山山顶别墅,歌德
-
作者: 牛成孝 【本书体例】
-
【生卒】:1913—1960【介绍】: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生于阿尔及利亚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农业工人,母亲是女仆。早年丧父,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