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命:命名。
【译文】 “马”这个名称是命名形体的,“白”这个名称是命名颜色的,而命名“颜色和形体”的名称,不能等于命名“形体”的名称,所以说“白马”这个名称不等同于“马”这个名称。
【评说】 这段颇为有名的“白马非马论”,通常被看做是公孙龙许多有趣的诡辩之一。传说中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城。于是公孙龙就开始了他的以上论证即“白马非马”,最后终于使守城官无话可说,只好让公孙龙骑着他的(不是马的)白马进城去了。
对于一般人,说“白马是马”就如同说“张三是人”一样,清楚明白,准确无误。怎么可能“白马非马”呢?然而,在这段话里,公孙龙是从概念的角度来进行论证的:“马”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形体,“白”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颜色。而“形体”和“颜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指称形体的概念与指称颜色的概念当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白马”既指形体又指颜色,而“马”仅仅指“形体”。所以得出结论:“白马”不是“马”。公孙龙这个论证在逻辑上的贡献在于:从内容上把“白马”之名和“马”之名区别开来,说明了“白马”之名包含了“颜色”方面的内容,而“马”之名没有包含颜色方面的内容。用逻辑的术语说,“白马”这个概念的内涵比“马”这个概念的内涵要丰富,多出了“白色”这个内容。公孙龙发现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关系。就“马”的外延说,“马”这个概念包括白马在内,但就“马”的内涵说,“马”这个概念指马的本质属性,与“白马”概念的内涵是有区别的。“白马”的内涵不仅包括“马”的本质属性,而且包括“白色”的属性。这就从内涵上区别了“马”和“白马”这两个具有“属种(包含)关系”的概念。
所谓“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 的外延被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的关系,也称作“从属关系”。其中被包含的概念称作“种概念”,包含别的概念的称作“属概念”。以b代表外延较大的属概念,以a代表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则b与a两个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可以表示为(如下图):
但是公孙龙的论证也包含有错误:利用概念的“歧义”来混淆事实。所谓“歧义”,是说一个词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在一个讨论中,若某个字的两个不同含义同时被使用,就会造成由这种歧义带来的谬误。“是”这个字可以被用来表达“属于”的关系,例如,张三是(属于)人。“是”这个字也可以被用来表达“等于”的关系,例如,北京是(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守门官的意思是:“马不可进城,白马是马,所以白马不可以进城。”在这里,“是”被用来表达“属于”的关系。当公孙龙论证“白马不是马”时,“是”被用作表达“等于”的关系。所以,简单地说,他们两人实际上是好比“鸡在同鸭讲话”,即谈论的不是相同的一件事。公孙龙的论证是有效的,而他的结论,“白马不等于马(白马 非马)”也是对的。但并不能用来反驳守门官的规则:凡是(属于)马都不能进城。
-
夫璿玉致美〔2〕,不为池隍之宝〔3〕;桂椒信芳〔4〕,而非园林之实。岂其深而好远哉!盖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开离开原野上的草, 一年一次枯萎与复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燃烧不能完全熄灭,春风吹又重新生长。
上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下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和枯萎的循环过程,以及生命的顽强和再生的力量。
【诗句】离离原上草, -
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 ① ;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礼记·哀公问》) 注释 ①乐天:安享天命而不怨天尤人。 译文 孔子说:“
-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
【注释】 选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羚羊挂角:据说羚羊夜间栖息,为防范别的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 玲珑:明澈的样子。 凑泊:拼凑。 【赏析】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为
-
而我不容今世路,此情惭愧又何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而我不容今世路,此情惭愧又何辞。》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涤山千万重。滁泉清甘泻大壑,滁草软翠摇轻风。渴饮泉,困栖草,滁人遇之丰山道。网罗百计偶得之,千里持为翰林宝。翰林酬酢委金璧,珠箔花笼玉为食。朝随孔翠
-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 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青溪小姑曲》是《神弦歌十八首》之一。《神弦歌》属清商曲辞,是南朝民间娱神的祀歌,性质类似《楚辞》,其中颇有神灵相悦或人神恋爱的内容。据《晋书》,当时祭神,
-
官场现形记 清光绪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官场现形记》序书影 清光绪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官场现形记》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六十回。题“南亭新著”。作者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
-
论题解析 [解题]风度(demeanour),是指人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所体现出的神情姿态。 [析题]具体说来,风度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性格气质和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风度,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