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狂泉》意译和解说
——宋书·袁粲传
【注释】
①火艾:中医疗法之一。将编成绳的艾草暗燃薰烤病人,产生疗效。
【意译】
过去有一个国家,国内有眼泉水叫做“狂泉”。国内的人喝了这泉中之水,没有不发狂的。只有国君打井取水饮用,独自未得狂病。国内的人已经都发狂了,反而认为国王没有狂是发了狂。于是共同商量,一起捉住国君,为他治疗狂疾。艾火烧,银针刺,强迫吃药,无所不用。国君受不住痛苦,只好到狂泉中舀水喝下去,喝完便也发狂了。从此,这一国的君臣上下,都同样发了狂, 于是大家才高高兴兴, 心安理得。
【解说】
当偏见积淀而成的深层心理结构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并以“大众”意志显示出来的时候, 该是一种多么令人生畏的荒谬力量。“国人”反谓 “国主”“狂”的前提是这样一种内化为心理结构的偏执:即多数人总是绝对正确的。国人都饮“狂泉”“无不狂”,而“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这怎么可能?大家都狂你不狂,说明是你狂而不是大家狂——在上述前提下,“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所遵循的正是这样一种荒谬的心理逻辑过程。明白了这一层,下面的发展就更加顺理成章了:既然是你狂而不是大家狂,又怎么能容忍你独自狂下去?任你“狂得无恙”,那不是反衬得大家都有病吗?于是才有“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的举动。直到“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高, 谁也不低, 消除了乖异独行,取得了心理平衡, 才“众乃欢然”。“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我们民族文化中从雅到俗的这类警句格言,不断地教育人们千万别同“大家”过不去, 至于“大家”是白是黑,那是不必管的。岂止古已有之,现实生活里也随处可见:大家都同意,你为何反对?大家都朴素,你为何烫发?大家都打扑克,你为何看书?大家都拿公家东西,你为何不拿?你比我强吗?那我要千方百计把你拉下来,如此等等。在这种古今一脉相承的民族心态中,要想“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何其难也! 你要同大家不一样吗?大家非给你些颜色瞧瞧;你要高于我吗?至少一张邮票让你忙半年。“国主”“不任其苦”,被折腾不过,只好屈从“国人”,一同饮泉去狂,又何况平头百姓?最后方的磨成圆的,高的砍成矮的,大家都一样了,才相安无事。然而,一个民族总是在这种“众乃欢然”的麻醉中沉沉不醒,那“开除球籍”的危险也就迫近了。由此看来, 只是去争取“众人皆醉我独醒”, 还远远不够!
【相关名言】
积羽沉舟, 群轻折轴,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司马迁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蓿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
《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公刘)读后赏析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公刘》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哎,大森林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江淹·恨赋 试望平原
-
《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 .[唐].崔颢 (一)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①。停船暂借问②,或恐是同乡。 (二) 家临九江水③,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有相识④。 【解题】 此二诗作年不详。崔颢此
-
今冬腊候不严凝,暖雾温风气上腾。山脚崦中才有雪,江流慢处亦无冰。欲将何药防春瘴?只有元家金石棱。 作品赏析金石棱:一作金石凌。
-
斯人所甚厌,投畀每不受。欲其少须臾,夺去惟恐后。云谁尸此职,无乃亦假守。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胡不安其分,但听物所诱。时来各飞动,意合无妍丑。坐令鸡栖车,长载朱伯厚。平生无一旅,既死咤万口。自闻与可
-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表现手法豆丁网,内容包括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古诗中的常用表现手法,中国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
-
【3885】当下的力量(〔德〕托利著,曹植译,中信出版社,12万字,2016年6月第4版,35元)△共10章: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②意识:摆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