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木棉花歌(节录)》全诗原文鉴赏
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陈恭尹这首咏木棉花歌写出了木棉花的英雄气概。“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写出木棉花开时节的壮观景象。粤江,即珠江,在广东省境内,流入南海。千树万树,极言其多。唐人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陈诗显系受其影响。接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连用比拟,写木棉花灿烂辉煌景象。传说尧时有十日当空,赤日焰焰,民不堪命,后羿奉命射掉九日。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载:“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岳、四渎。”作者以传说和文载中壮观场景形容木棉花开的繁盛情景,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氛围,接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就是以具体事物意表来比拟木棉花象铃象爵(古代酒器),而赤瓣熊熊又是具体写木棉花瓣的色彩好似熊熊之火焰一样。给人以极深刻印象。“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是作者对木棉花的称赞,这种称赞,由于用的是拟人手法将木棉花朵大蕊繁比作英雄的浓须大面,就格外生动形象。而且,作者所欣赏看重的不仅仅是色与形,还包含寄寓在这色与形之中的壮气。这就刻划出了木棉树的英雄气质,突现了它的落落大方的神韵。而这一点恰似诗人自己内心情感寄托所在。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号独漉,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人。明亡以后曾积极抗清未有结果,后返乡。他笔下的朱华开,即红花开,用一“朱”字莫非有影射朱明王朝之意?他对木棉树的英雄气概是如此看重,恐怕也不是偶然的。由此看来,这首咏木棉花歌流露了诗人爱红花开、爱英雄气的思想情怀与其抗清活动不无瓜葛,或许是作者由此而引发出了无限的感慨之情吧。诗的语句参差不齐,骈散结合,具有错落有致的韵律之美,可谓别开生面。
-
美国诗人,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先驱埃德加·爱伦·坡*的成名诗作。最初发表于1845年1月19日《夜境》上,署名“柯尔斯”。发表后,受到赞赏,
-
作诗起笔,有……暗起,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自观。(刘公坡《学诗百法》) 【诗例】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
-
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叶绍翁《田家三咏·其三》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①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② 【注释】 ①灶额烟:灶头的烟灰。这句诗是说农家女无暇也无力打扮自己,只能在烧饭的空隙,拌和着灶头的
-
狼在黑夜里来打劫羊棚, 却落入了狗舍,狗舍立刻象白天一样的骚动起来;猎狗嗅到敌人老灰狼就在近旁, 涌到狗舍门口,逼上前去迎战。 “喂,伙计们,有贼! 有贼!”管狗的人喊道。 院子的门关上了,立刻都上了
-
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注释】 选自宋·秦观《精骑集》序。 废:荒废,影响。 勤:勤学,勤苦。 【赏析】 秦观年少时,读书“废于不勤”,等到了中年以后,读书又“废于善忘”,为此,秦观特地编选了一本《精骑集》,用来帮助学习,
-
[原 文] 庆历(1四)年春,滕子京谪②守③巴陵郡④。越⑤明年⑥,政通人和⑦,百废⑧具兴⑨。乃⑩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11),刻唐贤今人(12)诗赋(13)于其上。属(14)予作文以(15)记之(16
-
女冠子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遥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
-
王国维《人间词话·六一《蝶恋花》》经典解读 六一《蝶恋花》 《蝶恋花》“独倚危楼”一阕,见《六一词》,亦见《乐章集》。余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