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出处和解释
【名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语出战国屈原离骚。即使肢解而死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威胁而动摇!此句表现出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斗争精神。
-
“黯分袖”三句。“分袖”,即与情如手足的老友尹焕分别。“肠断”句,从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中“肠断白萍洲”句脱化出来。“柳”,谐留也。此言词人在岸边送别亲如手足的尹焕兄,心情因哀伤离别而致断肠,盼望岸边的柳枝能系住行船,不教梅津轻易离
-
在此人事剧变的时代,若将人类的行动加以观察,便可感到一种苦闷无能的情操。什么事情都好似由于群众犯了一桩巨大的谬误,而这个群众却是大
-
孟子(对齐宣王 ①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齐宣王:齐国国君,齐威王的儿子。②御:抵挡,阻挡。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维护百姓的利益、一心为百
-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
作者: 顾志华 《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二十三人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
-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此山薇。礼乐攻吾
-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 。 【释】 1.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白鹭:一种以鱼为食的水鸟,喜群居,常出没于湖沼水田间。桃花流水:桃花盛
-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
-
浔阳白司马,夜送孟功曹。江暗管弦急,楼明灯火高。湖波翻似箭,霜草杀如刀。且莫开征棹,阴风正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