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张志和《渔歌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
【释】
1.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白鹭:一种以鱼为食的水鸟,喜群居,常出没于湖沼水田间。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也叫桃花水。鳜(音gui)鱼:一种形体平扁、口大、鳞细,皮呈黄绿色的鱼,俗称桂鱼。肉味鲜美,为我国特产。
2.箬(音ruo)笠:用箬竹叶和竹篾编成的斗笠。箬,竹之一种,茎高三四尺,叶宽大。蓑(音suo)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具,披在身上。
【译】
白鹭在碧绿的西塞山前翩飞,
桃花、流水、鱼儿肥。
头戴一顶青斗笠,
身披一袭绿蓑衣。
斜风如织,细雨如丝,
哪儿还有比这里
更好的归依。
【评】
此词以白描写意笔法,勾勒出了一幅对文人具有永久魅力的烟波垂钓图,使千古后人为之倾倒,甚至远传至日本,连嵯峨天皇(804—823年在位)也曾拟作五首。但后人之拟作,不用说日本天皇无法企及,就是一些后世艺术成就远远高于原词作者的大词人,也终不能胜过原词。如苏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刘熙载艺概卷四)。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是词人长期隐居于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对此中美意,有独到领会;二是词体之初兴,极具自然,后人仿作,终为仿作,难如初作自然生成也。
-
【原题】: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孔子教中而见於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
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① 。(《庄子·田子方》) 【注释】 ①至美、至乐:极美、极乐。至人: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译文】 精神自然地美到极点并自由自在到极点,那就是达到人生
-
见水底金影喻 【原文】 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1]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美人气色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美人容貌的诗句,形容女子年轻貌美的诗句,形容女人漂亮诗句。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3、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
-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翻然向河
-
《古风》(其一) 【作者】:李白【年代】:唐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
【3011】理想成功学(焦家良著,中国纺织出版社,16万字,2013年4月第1版,39 8元)△演绎怎样找到理想、树立理想并从理想走向成功的传奇路
-
【注释】: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元兵挥师南下后,攻打毗陵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毗陵遭受了极大破坏。1276 年春末,汪元量随从三宫赴燕,途径常州,见城破的惨景 ,感怀而作此词 。词中通过一座府邸的变迁,寄寓了对故朝兴亡的伤感。元朝崇信佛教
-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 ① ,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② , 衣用双丝绢,寝共无缝裯 ③ ; 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
-
宋·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 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