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左传癖”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条注引 语林(晋 ·裴启撰):“武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道:‘王武子有马癖,和长舆有钱癖。’武帝问杜预:‘卿有何癖?’对曰:‘臣有 左传癖。’”晋书·杜预传:“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 左传癖。’”
释义用法晋代王济善相马,和峤好聚敛钱财,杜预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而杜预自己好读 左传,著有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 春秋左氏经传释例。所以晋武帝问杜预有什么癖好,杜预回答:“我有 左传癖。”后以此典指研读古书的癖好。
用典形式
【书癖】 唐 ·高适:“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传癖】 唐 ·元稹:“传癖今应甚,头风昨已痊。”唐 ·皮日休:“书淫传癖穷欲死,����何必频相仍。”清·钱谦益:“酒熟泉香无别事,书淫传癖有同耽。”
【左传癖】 宋·陆游:“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悔大慈仙。”
【春秋癖】 唐·杜甫:“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
-
买《小学大全》记 线装书真是买不起了。乾隆时候的刻本的价钱,几乎等于那时的宋本。明版小说,是五四运动以后飞涨的;从今年起,洪运怕
-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
《虚字说》是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专著。清代袁仁林著。成书于清康熙49年 (1710),乾隆11年(1746)付梓刊行。后有 《惜明轩丛书》本,熊罗宿校本。193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 《惜明轩丛书》本重新
-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
【原题】: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八礼毕降坐宫悬奏隆安之曲
-
作者: 〔台湾〕子敏 【原文】: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三》 (一)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注释】 (1)《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诗前有小引:淳熙丙午,沉屙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名言: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注释: 法: 法则, 原则。驷: 由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为一驷。革车:
-
全词在行文上,前两句总述,后两句分叙,在分叙中又以“忆昨”和“今朝”的时间词标明,既说明词人在“邢州道上”的奔波进程,又可见诗人浮想联翩,情随景出的思绪,显得眉目清楚,词气贯注,再加上在抒情中熔叙事、怀古、议论于一炉,更给人以一气呵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