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①,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安得不受祸?故见疏者妒,妒其形己也;见悦者亦妒,妒其妒己也。然则奈何?曰:居宠则思分而推之以均众,居尊则思和而下之以相忘,人何妒之有?缘分以安心,缘遇以安命,反己而不尤人,何妒?人之有此,入宫入朝者之所当知也。
【译文】有人问:“共同侍奉一个人,没有不嫉妒的,为什么呢?”回答说:“人的才能、性情、行为、容貌、辞色各不相同,被侍奉的人必然喜欢那些善侍奉他的人,厌恶那些不善侍奉他的人。善侍奉的就被喜欢,不善侍奉的则被疏远。我所以被疏远,是因为他善于侍奉而造成的,哪能不嫉妒呢?既然产生了嫉妒之情,怎能不相互倾轧呢?相互倾轧,怎能不遭受祸患呢?因此,被疏远的人嫉妒,嫉妒那些使自己相形见绌的人;被喜欢的人也嫉妒,嫉妒那些嫉妒自己的人。”“那么怎样做才好呢?”回答说:“居于受宠的地位则想着分一些恩宠给众人,使大家均沾恩宠。居于尊贵地位则想着让下面的人和睦相处而忘掉彼此,这样人们怎么还会有嫉妒之情呢?安心于自己的缘分,安命于自己的际遇,反求诸己而不怨恨别人,这怎么会嫉妒呢?人应有这样的修养,这是入宫入朝的人应当知道的。”
注释
【注释】①见悦:被喜悦。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登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别离的无奈。上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出了国家的破败和自然的繁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说感受到时光飞逝,花儿也会因为伤别而泪流满面,鸟儿也会因为别离而心惊胆战。整首诗通过这些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辗转的感慨。
-
这首七言律诗采用象征比喻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赵宋王朝惨遭覆灭的哀悼。这首诗以白雁起兴,引出怀念赵宋之思,似有希冀赵宋复辟之意。诗中“北风”,皆喻强悍的蒙元势力。北风初起,整个河北地区一片寒冷。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金宣宗移都开封,第二年燕京被蒙古军攻占,河北饱受蹂躏。北风再起,寒风直入江淮。南宋
-
作者: 张俊山
-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镳。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丈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诸将出冷
-
陈沆九日登黄鹤楼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寂寞繁华千感并,浮
-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郭纶?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自黎州都监官满,贫
-
人月圆·客垂虹 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和那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张可
-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风绪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风的诗句,带有绪字的诗句,与《江城子》《钗头凤》类似的古诗词。《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喜欢读名人日记,既喜欢读翁同龢、林则徐的,也喜欢读蒋介石、蒋经国的。但我更喜欢的日记,还是朱自清、黄侃、郭小川等文人的日记,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