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词作品《[双调]水仙子·寻梅》鉴赏和精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词作品《[双调]水仙子·寻梅》鉴赏和精讲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这首小令寄调[水仙子],属于“双调”宫调,是元曲常用九种宫调之一,也是四调中的一种。曲牌[水仙子],来自词牌中,亦称[凌波曲]、[湘妃怨]等。这个曲牌除单独用之外,还可同[折桂令]合为带过曲,也可用于双调套曲中。它的字数定格为(北曲):七、七、七,五、六,三、三、四,共八句七韵,其中第六句可不用韵。首三句一般用鼎足对。但末节句法极差参,有作五、五、四,六、六、四,七、七、四的,也有作三句七字的“鼎足对”,不易划一。
这支小令,借咏梅抒怀,表面上写梅花,其实它处处微露失意心情。

* * * *



这支小令含有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层(前三句):到处寻找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这是说,在冬天里前前后后走遍了许多村庄,在溪之南北,又来来回回地多次踩霜经过。这里的“履霜”,从字面上看,就是踩霜而行。其实,作者暗用了易经“履霜坚冰至”之意。说履霜而知寒冬将至,寓有某些寄托。曲词接着说,最后到了杭州的孤山。即位于西湖里外两湖之间,又名“沄屿”。宋诗人、居士林逋,曾隐居此山北麓,旧时以梅著名,此泛指多梅地方。到了孤山之后,又是满山遍林地寻找,甚至“树头树底(即树之根脚)”都找了。你道,他走遍村庄,多次踩霜涉水,又到孤山满山遍树地穷寻狂找,到底寻找什么? 曲的下边两句解答了这个疑问。

第二层(中二句):寻到了——梅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一阵冷风袭来,却带来了一股幽香。这幽香来自何处?原来,突然间我遇着了淡妆素裹的美人了! 这美人哟,就是冰肌玉骨的梅花! 这里所谓“缟袂绡裳”,就是说,用白绢做的衣袖,用薄绸制成的下衣,这是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将梅花幻成“白衣仙子”。这正是作者要到处找上寻下的迫切追索的对象。这就含蓄地点出小令的题意“寻梅”。
以下转入另一层意思,即——

第三层:(后边三句):笛凄肠断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千方百计找到了“梅花”,兴高采烈,并乘兴饮酒,醉卧梅下。但是,被一阵寒风吹醒了,仿佛听到了凄怨的笛曲梅花落,因此,勾起愁情,特别在寒冬夜晚更不免惆怅满怀! “昏黄”,即黄昏,因协韵而颠倒词序。
全曲即在寒夜凄笛断肠中结束。

* * * *



这支小令以流畅的笔触,一口气完成了全曲。这里有两个特点,值得回味。
一、以隐蔽手法写梅言志
的确,这支曲词言志的手法是隐蔽的、“半掩面”式的,并不作明白宣告。从文辞上,给人一个假象,似乎纯粹实写梅花,而其实,处处流露了作者因一生潦倒而产生的对现实的厌恶情绪。这只要细细体味曲中字里行间的含蕴,特别是其中几个词语和暗用的典实,就可完全明白。比如:
履霜,语出易经,曲家就因为它可以借来寄托自己心情而征引入曲的。易经·坤有云:“初六,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脚下既已踏霜,堅冰必将到来,本曲用此典,是为了说明履霜而知寒冬将至,可以由目前景象引出对未来的警惕。其实,过去、现在、将来的种种不幸遭际、坎坷人生,正是“如履冰霜”。
孤山,典出宋代著名隐士林和靖(即林逋)的隐居之处。寻梅,为什么一定要寻到杭州孤山呢?我想,不会仅仅是因为此地多梅,也不是这梅特别好看,是更有深意的。但深一层因由,却是作者的“难言之隐”——由于孤山是一个避世高蹈者的好去处。作为一个长期流落江湖,啸傲山水,并自诩“江湖状元”的散曲家,当然不会不来找这个地方的,何况,他本来就是为“寻梅”而来的。
笛凄,应是“凄笛”,因为古代笛曲中就有一个表达凄怨感情的梅花落。这是因为作者平生就有许多怨愤积胸,在此曲中即借助“笛曲”来抒发。这算是用了一个“暗典”吧。这样,透过文字的表面,就可抓住其中的内蕴:借笛声以表惆怅之情。
二、表现手法最妙之处,突出一个“寻”字
万花凋凌,一枝独放的季节里,要找到一朵鲜花,在现实生活中,确也不易找到的。现在,要于曲中寻找具有高洁品质的梅花,当然要花更多的功夫,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方能如愿。于是,作者用曲的开头三句的篇幅,采取元曲独有的“鼎足对”写法,大事铺张,造成一种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的强烈气氛,给人烙下一个“难寻”的印象。正当,“踏破铁鞋无觅处”时,忽然一阵冷风吹来,给人带来喜人消息:淡妆素裹的、纯情的梅花仙子出现了! 这种写法,很有一点“梅花雪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的意境(姜尧章诗句),令人深感作者匠心独运,写得甚为含蓄有味。

猜你喜欢
  • 帕斯,奥克塔维奥作品分析

    【生卒】:1914—【介绍】: 墨西哥超现实主义*和具体派*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生于墨西哥城,17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岁时出版了他第一

  • 李白诗《玉阶怨》作品赏析: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

  • 世界的逻辑

    【4395】世界的逻辑(〔美〕大卫·哈维著,周大昕译,中信出版社,32万字,2017年6月第1版,68元)11章:[1]城市危机的起源;[2]资本积累与

  • 白居易《寄山僧 时年五十。》全诗赏析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白首谁留住,青山自不归。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会拟抽身去,当风抖擞衣。

  • “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沈人不会于召陵 ① ,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秋,楚为沈故,围蔡。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 ② 。楚之杀郤宛也 ③ 。伯氏之族出 ④ 。伯州犂之孙彭嚭 ⑤ ,为吴太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 ⑥ ,无岁不有吴

  • 《浣溪沙·洞庭赏析》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 《阳谷店》明代诗赏析

    阳谷店①独来阳谷店,绕屋是青山。似有江南色,萧萧檐树间。①阳谷,故城在山东省,明属兖州府。【说明】作于万历十五年(1587),从北京

  •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赏析二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原文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赏析一 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概念:语言的陌生化(又译作奇异化)。他认为,诗歌史其实就是诗歌语言不断陌生化的历史。语言的陌生化的好

  • “性,无善无不善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① 。”或曰 ② :“性可以为 ③ 善,可以为不善。”(《孟子·告子上》六) 注释 ①告子认为,天生的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没有善恶的区别。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

  • 李白《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全诗赏析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