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作品《童谣》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2〕;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3〕。
〔1〕这首童谣载三国志·吴志·陆凯传。陆凯是孙吴末代皇帝孙皓的丞相。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从建业(今南京市)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县)。长江下游的百姓溯流供给,患苦不堪。陆凯在上书中引用这首童谣,说明武昌“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
〔2〕“宁饮”二句:宁愿在建业喝水,不愿到武昌吃鱼。
〔3〕止:停留。
孙皓迁都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首童谣用排比的句式,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唱出了当时人民坚决反对迁都的心声。这首童谣和其他童谣一样,都是民间口头创作,靠口头流传,篇幅短小。
-
宋词典故·长门赋 【出典】 见“千金求赋”条。 【释义】 相传,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在长门宫悲怨,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赋以“悟主上”。诗词中常用作咏宫怨的典故。 【例句】 ①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
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黄庭坚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时称“苏门四学士”,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妾家三作
-
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异王册崇
-
【原题】: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於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涂偶成二首
-
【5360】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美〕杰弗里·图宾著,何帆译,译林出版社,印张16 375,2020年10月第1版,88元)△4部:一、[1]联邦党
-
《儒者最忌二事,有门户,有架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儒者最忌二事,有门户,有架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卷八,治学禁忌类名言句子
-
作者: 崔曙庭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名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注释: 奉: 奉养。啖(dan): 吃。 句意: 作君主的原则是, 必须先让老百姓生存。如果损害百姓来供奉自己,就象把大腿
-
水仙子·醉乡记 薛昂夫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人闲纵有伤心处。 也不到刘伶坟上土。 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 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