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莺赋
览堂隅之笼鸟,独高悬而背时。虽物微而命轻,心凄怆而慜之。日掩蔼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就隅角而敛翼,倦独宿而宛颈。历长夜以向晨,闻仓庚之群鸣。春鸠翔于南甍,戴笃集乎东荣。既同时而异忧,实感类而伤情。
这是一篇咏物赋,歌咏黄莺,感慨其遭际。由此而顿悟人情世事,又借物托志,寓深刻事理。这篇赋就是抓鸟与人在遭际上的相似点,大作文章,使人联类比附,开拓思境,了悟人生。
全赋十四句。前四句写睹物心伤。中间八句写黄莺困顿之状。后两句写感慨。章法严密,由情入物,由物及理,步步升华。概括出重要的生活真理。樊笼之不平,自由的豪气,充溢其间。令人深思。
小赋开门见山,直接点出牢笼之黄莺,总抒感伤的情绪及同情之心。“览堂隅之笼鸟,独高悬而背时。虽物微而命轻,心凄怆而慜之。”作者目睹殿堂中墙的角落,高挂着一个鸟笼,笼中黄莺遭厄运,被死死关在笼中。黄莺鸟身体微小而生命卑贱,却很聪颖,应时而鸣叫。我为它遭到牢笼之灾而忧伤痛苦。前两句写出黄莺鸟的处境、厄运,后两句发感慨。借物抒情。异于常人之美感。一般人都以笼鸟作为生活点缀,闲时观赏,寄托情思,寻求乐趣。附庸风雅,闲情恬志。王粲对此而引发出忧思与伤情,点出因其身微命轻,才遭此厄运,于笼中受束缚,听摆布,没有任何自由。也展示出自己的才识、生命埋没于笼中。睹物生情,情生于物,而又不限于物,故其凄怆之情不单是对黄莺的爱怜,而是由黄莺笼中而引发出寄人篱下的种种隐情。不写其具体何种性质的感情,而总括其凄怆之情,令人悬想,这仅仅是为黄莺鸟身入牢笼而发的吗?
小赋第二部分八句,选择特定的时间和特出的表现,刻画笼中黄莺的形象,同时又以笼外斑鸠、仓庚、戴胜诸鸟的自由歌唱,加以对比,以衬托黄莺的困顿缩羽之形象,暗示出其内心的苦痛,无可奈何之状,令人凄楚。前四句写春夜黄莺处境与形象。“日掩蔼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就隅角而敛翼,倦独宿而宛颈。”前两句写景,太阳西行,缓缓地落在傍晚暮蔼烟云之中,忽然间,天色变暗了。深夜静更是万籁寂静,百鸟归巢。各有归宿。而独有笼中黄莺收敛羽翼,退缩于隅角笼中,宛屈着脖颈而困倦独宿。孤独寂寞,没有家室的乐趣、生命的愉快。萎靡不振,仿佛在忧伤。是为冲撞牢笼失败而灰心丧气?是为在拆散伴侣或幼雏而痛心?是为诸鸟叫春、自由翱翔而自恨不如呢!总之其倦缩困顿形象,暗示其神情凄苦。这同羁旅之人落入困境,不是很相似吗! 后四句采用比衬手法,“历长夜以向晨,闻仓庚之群鸣。春鸠翔于南甍,戴鵀 (即戴胜鸟)集乎东荣。”漫漫长夜已过,天已黎明。一群群的仓庚鸣欢叫起来,斑鸠小鸟为春天的到来,穿房越脊,飞逐不停。戴胜鸟更欢快,群集在东方繁茂的树枝上,沐浴着早晨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在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刻,是鸟雀最欢快之时,渡过黑暗,欢呼光明。特别是春天,就更具其特殊意味了。这四句描写真实生动,深通禽理,又具生活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冥然入化。然而它与笼莺构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笼莺没有自由,也享受不着阳光,更不能结伴同飞,自然也不会有迎春的欢快心境。在比照与衬托中,使人看到,由于处境不同所表现形象与精神也自然各异。欢者极欢,悲者愈悲。鸟是如此,人何尝不如是呢。中间八句是赋的主体部分,写笼里笼外鸟处境不同,心境也不同,这正是作者心凄怆的原因,也是寓说理于形象的手法,引人深思。
赋的最后,舒发感慨。“既同时而异忧,实感类而伤情。”黄莺虽然同仓庚、春鸠、戴胜同属鸟类,同处春天的大好环境,但它却有着不同诸鸟的忧愁,实在是感慨物类有相似之处,就产生了忧伤之情。点出主题,照应开端。以叙事开端,以忧伤之情绪结尾,由事入情,由情显理。情韵生动,不呆滞、单调,耐人寻味。
这篇小赋从日常司空见惯了的平凡事件中,阐发出深刻的主题,从笼中黄莺而感发人事坎坷的际遇,足见作者是关注人生,同情怀有才能而受人牢笼之士。但也是引发他投靠荆州牧刘表,寄人篱下的伤心际遇。这饱含着人生坎坷与个人惨痛的经验,故而写来情真景真,感人至深。
这篇小赋咏物,以物寓人,亦物亦人,虚实相间,事、情、理融为一体。故而有哲理的情趣,感发人意。
这篇小赋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如写太阳意象,是动态描写,滚动西沉,落入霭烟之中,天色渐渐黑暗。写笼莺形象,就落日后的特征,加以描绘,敛翼、宛颈、独倦,形象全出。写笼外鸟,则选早晨日出,有群鸣,有飞翔,有落树,形象各异,然而欢快自由却是共同精神特征。这就为结尾议论抒情奠定了基础。全篇是以七言句式成篇,整齐划一。但在造句上各有法门,而且协调一致。如句子的开端的一个字,有时是动词,强调动作的性质;有时用虚字,表语气舒缓与转折,有时用名词,强调主体作用。句式的变化多端,呈现声调的抑扬顿挫,高下轻重。读起来不拗口,不单调,有悦耳动情之感。
-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作品赏析李白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作不如杜甫多,此诗
-
(节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①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② 。秦昭王闻之 ③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
-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中获辛苦奏,长河结阴冰。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坚,造化安可恒。方舟未得行,凿饮空兢兢。寒苦弥时节,待泮岂所能。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殷勤宣中意,庶用达吾朋。
-
原文: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
-
在经历了奋笔疾书的晚自习和紧张的洗漱之后,宝贵的睡眠时间终于到了。然而我向来不是入睡快的人,躺在下铺,紧临窗户,总觉得今夜似乎有些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记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时维二月,我和妇孺正陷在上海闸北的火线中,眼见中国人的因为逃走或死亡而绝迹。后来仗着几个朋友的帮助,这才得进平和的英租界,难民虽然满路,居人却很安闲。和闸北相距不过四五里罢,就是
-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今朝北里哭,哭声又何切。云是母哭儿,儿年十七八。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75首课件,内容包括2011《语文课标》小学75首古诗,五年级上册75首古诗词内容,小学必背古诗75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