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三山鼎峙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三山鼎峙

福州的山有“二绝”:群翠屏列西北,三山峙于城中。有人概括福州的景色是:“三山鼎峙,两塔耸立,双水环绕,大海东濒”,这三山即于山、乌山和屏山,呈三角立于福州旧城的东南、西南和正北面。其中,屏山曾是越王无诸扼险建都的据点,而于山和乌山在汉代前可能还在江中。清末郭柏苍葭柎草堂集记载七城水井说:“相传汉时海舶碇于还珠门外”,还珠门在今福州鼓楼南边,若郭之所记属实,则汉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位于鼓楼南边的于山和乌山,也应是处于江中。
于山在福州市东南,今五一路中段。传说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此登高设宴,故也称“九日山”,今山上仍有九日台遗迹。又传说汉时有何氏兄弟在山上修真炼丹,因而又称“九仙山”。
于山海拔80.5米,其形似鳌,名胜古迹很多,古称“六鳌胜迹,二十四奇景”。一千多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甚至赞美它“自是神仙宅,蓬莱未足夸”。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就曾在于山西麓的定光寺法雨堂读书。
山中的戚公祠,是福州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建。祠厅正中陈列着戚继光的胸像,壁上挂着“海疆倭患”、“率兵援闽”、“激战三捷”及“平远庆功”四幅画,厅中展出戚继光藏甲处出土的战袍甲片及他的军事著作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和行军干粮“光饼”等。戚继光是将门之后,十七岁时,承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升任都指挥佥事主管山东防倭军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大举进犯福建,闽中告急。戚继光从浙江任上奉命率军往援,大破贼巢,并乘胜追击,捣毁几处倭巢,斩首数千,使闽越倭寇几尽。又与巡抚谭纶、总兵官俞大猷会兵于平海卫大败倭寇,被擢为总兵官。经过长期转战,终于解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戚继光也因此而深受沿海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福建流传着许多戚继光的传说,如“鼎边糊”、“光饼”、“征东饼”、“思儿亭”、“求卜绿野寺”等。
相传戚家军在连江、长乐、侯官、闽县一带攻克了三十多个寇巢,消灭了一万多名倭兵,使其余寇落船而逃。戚家军到福州后,为不扰百姓,全军止宿在于山上。附近各县及福州百姓箪食壶浆,与省道府县各官一起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酒至三巡,忽闻来报倭酋关田聚残余倭寇四五百攻陷福清县。戚继光断定官府内有倭寇内线,将戚家军行踪暴露。他声称,戚家军远道而来,已疲劳不堪,至少要在此休整三日。席间戚继光进内室更衣,传出话说有事少陪了。众人乐得无拘无束,就直饮至深夜。天亮时,捷报传来,众人才知戚继光借更衣之名,带领六百铁骑出其不意赶到福清,几百倭寇顷刻间全被歼灭。后来,人们就在戚继光驻兵的于山上,盖了一座“戚公祠”。
在戚公祠附近,有平远台、醉石亭、蓬莱阁、补山精舍诸景,错落于苍松翠竹之间,构筑精巧,曲径通幽,富有园林特色。传言当年在平远台庆功时,戚继光曾于酒后来到一石前,石形如榻,乃仰卧其上,不觉沉睡,后人就称此石为“醉石”。1933年重建戚公祠时,在石旁建了“醉石亭”。
万象亭也是于山一胜,亭在半山腰,亭形四方,周围岩石盘立。倚栏西望,乌山耸翠,古塔峭拔,榕城诸景历历在目。南宋词辛弃疾曾于重九登九仙山,作西江月一词,发出:“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得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的感叹。
于山上的大士殿,乾隆二年(1737)改建,辛亥革命时革命军的前敌总指挥部设此。1911年11月19日晨五时许,革命军从于山炮击福州的将军衙署,各部队相继按照部署投入战斗,占领了屏山制高点,攻克了主要街道,敌军被迫投降。清军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杀,将军扑寿被杀。于山战役一举光复福州,于山因此成为历史纪念地。
乌山又名乌石山,在福州市西南,与于山东西对峙,海拔60米,山幽林密,岩石嵯峨,古称有三十六奇景,今已不见,只剩放鹤亭及天章台尚有石刻作记。山中的道山亭,为宋代郡守程师孟所建,风光秀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作道山亭记,广为传诵。元代黄镇成有道山亭晚憩诗,描写此间景色:“平池雨初晴,日暮眷水深。浅霞坠空阔,规月光已沉。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
在天章台上观乌山夜景,其趣甚佳,元代诗人萨都剌作晚上天章台诗云:“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日夕下山去,海月吹风来。豪气吐千丈,朗吟动三台。白露洒仙掌,银河泻金杯。谁识芙蓉仙,飞身在蓬莱。”
乌山主要以摩崖石刻著称,计有百余处。最早的是唐代名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记,高约1.5丈,宽6尺,上刻二十四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每字径达1.3尺,是全国现存不多的李阳冰传世题刻之一。惜今已部分损毁,难全其貌。
传说乌山、于山原是一对夫妻。在很久以前,乌龙江龙王的三女儿乌花娘爱上了一个渔郎,二人每晚都在江边渔船上相会谈情,巡视路过此地的玉皇大帝看中了姿色出众的乌花娘,就派二郎神找乌龙江龙王说媒。乌花娘便与渔郎逃走了。二人隐姓埋名,一称于员外,一称乌夫人,流落八闽各地,昼伏夜出,后定居在福州南门小柳村,建屋叫紫霞阁,他们的女儿春桃,也渐渐长大。他们严加看管女儿春桃,不让与世人相见。小柳村有个贫家少年李悌,聪明俊美,能歌善画,听闻春桃美貌盖世,就每日到紫霞阁下唱歌,盼见姑娘一面。一天,春桃伺机拉开窗帘与楼下的李悌相见,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于员外决定让他俩在紫霞阁楼上结亲。婚礼之日,鼓乐声惊动了天廷,玉帝又派二郎神下界打听。二郎神下界后发现乌花娘和春桃,想把春桃抢去献给玉帝。渔郎和乌花娘打不过二郎神,乌花娘和春桃被擒。渔郎和李悌扑上去抱住各自的妻子。母女俩念动真言,施展法术,渔郎和乌花娘变成了一座大山,春桃和李悌变成了大岩石,使二郎神无法拖动。二郎神举起鬼斧把大山劈成了两半,东边的是渔郎化身,就叫“于山”,西边的是乌花娘化身,叫“乌山”。二郎神把那大岩石也劈成两半,变成乌山上的“桃爿李片”岩。
屏山在市北端,以其形如石屏而得名。又因闽越王无诸曾建都于山麓,故又称“越王山”。
屏山高约45米,周围数里,旧称有二十九胜迹,今仅留“剑池”旧迹,为无诸建都处。宋诗人黄裳咏之曰:“人随梦觉几回见,剑色风雷何处觅?惟有越王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
山南麓的华林寺在国内颇负盛名,建于宋乾德三年(965),原名叫“越山吉祥禅院”,明正德年间(1506)更名为华林寺。据载,创建时规模很大,“西廊有转轮经藏,东廊有文昌阁、普陀岩,正殿之后为法堂,法堂西为祖师殿”,今皆已废。现存殿宇多系清代重修,其建筑风格亦为之改变,成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八间。大殿天棚上绘有几十幅鸟形及类龙图案,只有大雄宝殿的主要构架还保持宋代建筑特征。目前我国南方现存的宋代木结构寺庙建筑已不多,因而华林寺大殿这种古建筑就显得十分珍贵,对研究古建筑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上尚书范阳公启》原文|翻译|赏析

    某启:仰蒙仁恩,俯赐手笔。将虚右席,以召下材〔2〕。承命恐惶,不知所措。某幸承旧族

  • 关于雪和月的古诗词(关于月和雪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和月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月和雪的诗句,带“月”和“雪”的诗句,含有雪和月的诗句。月: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邻。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 古诗词触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触觉,内容包括描写“触觉”的诗句,古诗中诗人们运用感官:嗅觉,触觉的诗句,描写触觉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补充: 1. 视觉:盛日寻芳

  • 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全诗赏析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秋冬”类的诗句。 寒秋降临,叶落纷纷,远山空净。日暮时分,河水湍急而去。写出了日暮黄

  • 《第二十二条军规》作品分析

    美国作家海勒*的代表作品,也是“黑色幽默”*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当代美国社会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苏辙《东轩记》原文、赏析和鉴赏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

  • 小学生描写送别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描写送别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送别的古诗,关于送别的古诗小学,小学阶段写送别的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年代:唐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董大

  • 古文辞类纂《刘才甫倪司城诗集序》全文

    刘才甫倪司城诗集序 余友倪君司城,非今世之所谓诗人也。其试童子,尝冠于童子矣;其

  • 欧阳修《恨春迟》全诗鉴赏

    欲借江梅荐饮。望陇驿、音息沈沈。住在柳州东,彼此相思,梦回云去难寻。归燕来时花期浸。淡月坠、将晓还阴。争奈多情易感,风信无凭,如何消遣初心。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