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晏殊《踏莎行》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①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②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③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①“小径”两句:写春末夏初景色。红稀:花儿稀少。绿遍:遍地绿草。阴阴见(xian现):暗暗显露出来。见:同现。②蒙蒙:原用以形容微雨。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其雨蒙蒙。”这里形容杨花纷飞的样子。③游丝:指蜘蛛、青虫之类所吐的丝,飘荡在空中,故称游丝。
【译文】 稀疏的残红点缀着幽静的小路,萋萋芳草将辽阔的原野绿透。远处绿树的浓荫中,隐隐现出一角高楼。和煦的春风不懂得禁住杨花,蒙蒙飞絮,直往行人脸上乱扑,似乎要把春天匆匆带走。茂密的翠叶深处,隐约传来几声黄莺的啁啾,珠帘外,燕儿双双在轻盈地飞舞。室内的炉香袅袅上升,静静地把空中飘荡的游丝追逐。从酒后的醉梦中醒来,浓郁的愁思仍沉重地萦绕心头。斜阳的余辉无声地照在深幽的庭院,心中更感到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
【集评】 明·沈际飞:“景物不殊,运掉能离奇天矫。结‘深深’妙,换不得实字。”(草堂诗余正集卷二)
清·沈谦:“‘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不若晏同叔‘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更自神到。”(填词杂说)
清·李调元:“晏殊珠玉词极流丽,能以翻用成语见长。如‘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又‘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等句是也。翻复用之,名尽其致。”(雨村词话卷二)
清·张惠言:“此词亦有所兴,其欧公蝶恋花之流乎。”(词选)
清·黄苏:“首三句言花稀而叶盛,喻君子少而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阍。‘东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之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衷也。臣心与闺意双关,写去细思,自得之耳。”(蓼园词选)
清·谭献:“刺词。‘高台树色隐隐见’,正与斜阳相映。”(谭评词辨卷一)
【总案】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特有的景色,写景极为流丽。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透露出由春暮而触起的淡淡哀愁和人生迟暮之感,含蓄传神。张惠言,黄苏、谭献认为这首词有寄托,实为穿凿附会。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处】唐杜甫《 蜀相 》。 【意思】你要寻访千古垂名的诸葛丞相的祠堂吗?它就坐落在成都城外古柏 环抱、一片翠绿的地方。你看,
-
作者: 张云清崔承枢李耘 【原诗】:我家洗砚池边树(2
-
宋梅洞 《娇红传》又名《娇红记》,旧署宋梅洞作。宋为元代清江人,但宋作《娇红传》据传“事促而文深”,似与本篇不同。故本篇或非宋作,或为明初人在宋作基础上的改编本。明初文言小说除《娇红传》外,还有不少以
-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
作者: 莫渝
-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唐昌玉蕊
-
令节成吾老,他时见汝心。浮生看物变,为恨与年深。长葛书难得,江州涕不禁。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
唐宋词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②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③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④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
-
《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属于《小雅》系列,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下面将为你提供《黍离》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黍离于穗,菽麦侵之。
将之以麻,绩之以黄。
黍秀于陇,菽麦秀华。
将之以蕃,绩之以璈。
被褐砲弓,卫星旗旄。
以公维私,不遗于家。
注释:
-
《金瓶梅》这部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强烈的女性色彩,所谓金瓶梅就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分别取自三人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而成的,《红楼梦》的女性视角就更为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