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选自孟子·尽心上。
穷:贫穷,困厄。
独善其身:保全好自己。
达:显贵,显达。
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赏析】
孟子时代,游说之风盛行。当时通过游说来谋取职位的士人很多,苏秦、张仪等纵横策士就属于这一类。被后人尊为亚圣的孟子也是这类人。但是,孟子有自己的行为标准,他认为,游说也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且应该以行道为最终目的。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意思是:穷困时,就加强自身的修养,显达时,就行道以普济天下百姓。
孟子认为,士人穷困时,不能失去“义”,显达时,不能离开“道”。穷困而不失义,所以士人自得;显达而不离道,所以民众不失望。古代仁人志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奉为圭臬,一生都努力践行着。得志的时候,就把恩惠施加给民众,不得志的时候,就修饬自身德行,以求显于人世;身处厄境的时候,就加强自身修养,保持独立的品性和操守,决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身居要职,显贵发达,能行道时,就大力推行仁德,消弭祸乱,普济天下。
历史上,有这种胸襟和志向的人,都不会为了得到高官显爵而违背自己的仁心和主张。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出处】唐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鉴赏】 镜湖方圆三 百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五月里,西施到这里采莲。若是在若耶 溪,来看西施的人就要把整
-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又
-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後庭。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出处】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其一) 》。 【意思】幽并: 幽州,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一带。《隋书地理志中》: 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尘沙: 幽、并
-
【名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堪: 可,能。翰林: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句意: 可笑翰林院里的陶学士,年年只是会照着样子画葫芦。后来缩合为成语“依样葫芦”,用来比
-
这首诗是赞美人的,那肯定会有个被赞美的对象。从诗的本身来看,赞美的大概是当时一位品德高尚的贤人,并没有实指是哪个人。
-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
-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
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
古文·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