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和赏析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原诗二首,此为第一首。出塞: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汉横吹曲。唐代乐府诗塞上曲、塞下曲,皆由此出。本诗才调集作塞上行,文苑英华作塞上曲,万首唐人绝句作从军行。诗中写秦汉以来筑关防敌,但敌人却屡度阴山,其原因是将领无能。以汉代人事影射唐代。全诗意境雄浑,思想深刻。 【注释】 ①二句意谓秦汉时的明月早就照射防胡的关塞,但至今万里长征出塞作战的人依旧不能归还。“秦时”与“汉时”,“明月”与“关”,互文见义,意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②二句意谓假使守卢城的李广仍健在,就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南侵。卢城:指卢龙县,汉时为右北平,唐时为平州(北平郡)治所。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入塞侵略。通行本作“龙城”,误。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东西走向。 【评论】 唐代诗人王昌龄(690?—757)作。诗的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以雄浑笔触勾画出月照边关的景色,显示了边疆的寥廓与萧条。诗人妙用“秦汉”二字修饰“关”“月”,再加上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便创造出具有阔大空间感和悠久时间感的意象,使人感到秦汉以来战争烽火持续不息,无数征人献身边疆,至死不归,至今仍有万千士卒戍守边关不能回家。这两句已深刻地揭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后两句,诗人提出解决悲剧的办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汉朝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使敌人不敢再来进犯,征人就能够回乡与亲人团聚了。这两句歌颂了历史上的名将,谴责了当时边将腐败无能,批评朝廷用人不当;同时,表现了同仇敌忾、坚决打退入侵之敌的爱国豪情。诗人把歌颂与讥讽、抒情与议论熔于一炉,写出这两个感情复杂、含蕴丰富的警句。 全诗语言既精炼又明快,意境既雄放又含蓄,篇幅虽小而容量巨大,体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所以此诗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明人李攀龙称之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开篇第一句,便是盘空硬语,表面上是写明月和关塞,但实际上,诗人是将深沉的历史感寄寓于诗中。这里,秦月汉关,都不是确指,而是互文见义,暗示秦汉两代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边塞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那时的将士们早已化作寒烟衰草,然而,明月依旧,关塞依然,只有它们才是历史的见证。 回忆历史,自然要返观现实,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诗的第二句,诗人以“万里长征人未还”相承。由“万里长征”,可知边烽未熄;由将士未归,足见征战之苦;是欲归不能,还是已战死沙场?诗人没有直说,但诗中所包含的不正是所谓“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的悲愤意蕴吗? 由这寥寥七字,人们或许可以想见那烽火遍燃的关塞,想见那漫漫黄沙和累累白骨,想见那“新鬼烦冤旧鬼哭”(杜甫兵车行)的凄惨情景。这句诗,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浓缩了唐代边塞的现实情景,恰与第一句相衬。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首先思接千载,追溯历史,随之则视通万里,描写现实,万里征尘尽收眼底,千年兴慨独上心头! 诗句将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交织在一起,具有一种恢宏的气象。 诗的第三、四两句,以假设句式议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实际是承一、二两句,对历史和现实的进一步感叹。“龙城飞将”是指汉代名将卫青和李广。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汉元光六年,卫青追逐匈奴至龙城,斩虏首数百。又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右北平,汉郡名,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营州,营州旧治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县)。诗人在此借用这两个典故,并非发豪迈之语,实是抒激愤之情。在诗人看来,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能活在今天,何愁边烽不熄!何愁胡兵不败!何愁万里征战的将士不归呢!这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岂不正是现实的悲剧吗?诗中议论,特别是绝句中的议论,多为诗家所忌。但所发议论若能见识高远、恰到好处,则会深化诗的内涵,增强诗的力度。黄生在唐诗摘抄中评论此诗时说:“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 风度胜故,情味胜故。”的确,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所发议论,高屋建瓴,寓意深邃,是议论,也是感叹;格调似沉郁,却又爽健,堪称“盛唐之音”。 这首绝句,将明月、雄关和万里边塞联在一起,构成雄浑的境界,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患熔为一炉,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
猜你喜欢
  • 一个少女 [希腊]萨福

    好比苹果蜜甜的,高高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奇怪,摘果的拿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到今天才有人拾到。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在泥土里灭亡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赏析》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

  • 齐己《早梅》阅读答案附赏析

    《早梅》是齐己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梅花的深情与赞美。诗中以“凄凄惨惨戚戚”来描绘梅花的姿态,表现了梅花劲节傲骨的形象,同时又以“依依惜别”来表达作者对梅花生命短暂的惋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折射出作者自身的境遇,让读者产生共鸣。整首诗情感绵延,诗情画意,使我们感受到了梅花的傲然与坚强。正因如此,齐己《早梅》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令人百读不厌。

  • 《故都的秋》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

  • 穷苦人吃饺子歇后语,有一句歇后语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穷苦人吃饺子歇后语,内容包括大年三十吃饺子歇后语,关于穷人,贫穷,穷苦,穷困的歇后语,有一句歇后语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好吃不bai过饺子的下一句原话是舒du服不如倒着,这句话虽zhi然听起来没dao有戏言那么顺口,但俗内语自然容有它独特的魅力,是人们用时

  •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

  • 卢祖皋《水龙吟赋酴醾》咏酴醾花诗赏析

    《酴醾花·水龙吟赋酴醾》咏酴醾花诗鉴赏 卢祖

  • 《雪鸿轩尺牍》

    《雪鸿轩尺牍》 清龚未斋著。为作者的书信集。古称书信为尺牍,因古代书简长约一尺,故名。由后人整理编排成书。共186篇,分为议论、邀请、自述、感谢、颂赞、寄赠、庆贺、叙别、辞却、思望、介绍、请托、欣羡、

  • 咏花诗词之《咏双开莲花》全诗原文鉴赏

    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一首小诗,描绘出了一幅娟秀妍美的画面:清晨,细雾柔风,波平水静,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荷叶托出一株并蒂莲花。在朝霞的映照下,两朵含苞

  • 《欧阳修散文名篇·菱溪石记》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此文叙事简单,议论自然,且颇多转折,议论、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是欧阳修记事类散文的传世名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