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明《读《袁中郎集》》原文和注释
人才千古总如林,诗境从吾自己寻。但觅佳章和丽句,不分宋调与唐音。胸无成见皆堪赏,集已流传尽可吟。倘使掩将名姓读,有时一字亦千金②。
注释 ①袁中郎:袁宏道,字中郎,明代公安派领袖。湖北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同有才名,称“公安三袁”。宏道为万历二十年进士,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考功员外郎等。“听断敏决,清除积弊,一县大治。”时人称赞“二百年来无此好县官”。但他鄙弃官场,不满时政,性爱山水漫游,为官不久即退乡隐居。他师事李贽、徐渭,诗文受二人影响,三人同为当时进步思想家。②袁宏道的文艺理论最值得重视,也是生平主要成就所在。他提出了“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厚古薄今,模拟古人。焕明此诗指出,文人多有贵古贱今,崇拜唐诗宋词,轻视后人作品的成见。焕明认为,才人千古总有,好诗也各朝各代可寻,只要认真探讨研究,便会发现很多优秀作品。这种见解是进步的,正确的,也是他读袁中郎集后的感受,接受袁中郎文学主张的具体体现。
-
武帝纪武帝纪 【题解】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关汉卿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
-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争报恩》又名《三虎下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① 。生庄公及共叔段 ② 。庄公寤生 ③ ,惊姜氏,故名曰 “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④ ,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⑤ 。公曰: “制,岩邑也,虢
-
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但不能一味空翻,与题绝不相关,而近于浮泛也。唐诗中韩愈 《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刘公坡《学诗百法》) 【诗例】 春雪 韩愈
-
陈臻问曰 ① :“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 ② ,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 ③ ,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曰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
-
【名句】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语出《韩非子·大体》。不要吹开皮上的毛而寻找小疤痕,不要洗去污垢而观察难以知晓的东西。“吹毛求疵”从此而来,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过错。疵:小毛病,小疤痕
-
杨万里《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② 【注释】 ①谢潭:地名。此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取道秦和、万安,溯赣江而上,赴提举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书房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书房的诗句,形容“书房”的诗句,形容书房的诗句。描写书房的诗句有1.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周怡2.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4. 室雅
-
曾巩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谿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而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谿,其隅因客土,以出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