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梅花》原文、注释和鉴赏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梅花诗当是作者退居金陵后的作品。据惠洪冷斋夜话载:“荆公赏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即王安石去拜访一位高人,没有遇见,就在墙上留下了这首诗。
(2)凌寒:冒着严风酷寒。
(3)遥:远。
(4)为:因为。暗香:悄悄散发的清香气味。
【赏析心得】
此诗为作者罢相退居金陵之后所写。人虽退了,新法仍在推行,变法派与保守派仍在激烈地较量。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计较个人进退得失,而以社稷为重、坚持变法、不怕围攻、顽强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斗争精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作者罢相居金陵,好比梅花独处墙角,已离开权力斗争中心。但保守派对新法的极力阻挠、对革新派的疯狂反扑以及对作者的诬陷攻击,就像冬天的风霜酷寒阵阵袭来。台上的革新派仍在坚持推行新法,变法代表人物的作者,虽处“墙角一隅”,仍然精神不倒、傲雪斗霜、凌寒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金陵离汴京和洛阳相当遥远,作者要让那些保守派知道,革新人士,包括已罢官退居的作者在内,他们是凌寒开放的白梅花,而不是见阳光就消融的白雪,严寒既掩不住梅花的雄姿,也隔绝不了它们持续散发的芬芳清香,寂寞冷落更消蚀不了革新者独立不移、顽强不屈的斗志。
王安石非常善于化用前人诗句,推陈出新、创造独特的意境。梅花诗,便从南朝诗人苏子卿和同朝诗人林逋诗句中脱胎而来。苏诗云:“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祗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林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经作者一点化,白梅的形象更加高大,香气意境更为深远。在此诗中,梅花远远超出本身的含意,梅花、人才、变法三者融为一体,将凌寒独开,比喻变法人才不甘寂寞、迎难而上的无畏精神,以暗香称赞革新者不惜牺牲、幽香沁人的高贵品质。不仅如此,暗香还预示着变法无可估量的社会功效,于国于民的好处将像清淡梅香那样,暗暗送来,经久不衰。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1】什么时候能够载酒来共饮,于重阳佳节 对酌同醉。每当佳节倍思亲,这是诗人在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时寄给友 人张五的诗句,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生卒】:1934—【介绍】: 日本幻想戏作派小说家、剧作家。山形县人。五岁丧父,随母亲先后流落岩手、仙台一带。高中时代受洗,开始信奉
-
《过零丁洋》是王之涣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子赴宴途中的美妙行程。他乘船穿越平静的洋水,享受着自然之美。作者用丰富的比喻和具体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读此诗,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
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作品赏析这是诗人中年以后隐居终南山期间写的一首赠答友人的小诗。张五弟,即张湮,唐代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与
-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
云坛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照明。幽草欲迷丹井处,乱峰依旧白云生。亭亭翠纛高杉矗,险险狂雷落石轰。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怜深定是心肠校往往成烦恼。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