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经》·《东山》全文、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东山》全文、赏析和解读

我徂东山,自我远征东山东,

慆慆不归。回家愿望久成空。

我来自东,如今我从东山回,

零雨其濛。满天小雨雾蒙蒙。

我东曰归,才说要从东山归,

我心西悲。我心忧伤早西飞。

制彼裳衣,家常衣服做一件,

勿士行枚。不再行军事衔枚。

蜎蜎者蠋,野蚕蜷蜷树上爬,

烝在桑野。田野桑林是它家。

敦彼独宿,露宿将身缩一团,

亦在车下。睡在哪儿车底下。

我徂东山,自我远征东山东,

慆慆不归。回家愿望久成空。

我来自东,如今我从东山回,

零雨其濛。满天小雨雾蒙蒙。

果臝之实,栝楼藤上结了瓜,

亦施于宇。藤蔓爬到屋檐下。

伊威在室,屋内潮湿生地虱,

蟏蛸在户。蜘蛛结网当门挂。

町疃鹿场,鹿迹斑斑场上留,

熠耀宵行。磷火闪闪夜间流。

不可畏也,家园荒凉不可怕,

伊可怀也。越是如此越想家。

我徂东山,自我远征东山东,

慆慆不归。回家愿望久成空。

我来自东,如今我从东山回,

零雨其濛。满天小雨雾蒙蒙。

鹳鸣于垤,白鹳丘上轻叫唤,

妇叹于室。我妻屋里把气叹。

洒扫穹窒,洒扫房舍塞鼠洞,

我征聿至。盼我早早回家转。

有敦瓜苦,团团葫芦剖两半,

烝在栗薪。撂上柴堆没人管。

自我不见,旧物置闲我不见,

于今三年。算来到今已三年。

我徂东山,自我远征东山东,

慆慆不归。回家愿望久成空。

我来自东,如今我从东山回,

零雨其濛。满天小雨雾蒙蒙。

仓庚于飞,当年黄莺正飞翔,

熠耀其羽。黄莺毛羽有辉光。

之子于归,那人过门做新娘,

皇驳其马。迎亲骏马白透黄。

亲结其缡,娘为女儿结佩巾,

九十其仪。婚仪繁缛多过场。

其新孔嘉,新婚甭提有多美,

其旧如之何!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近。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 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象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近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近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近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象,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象。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 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象(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象(如对家园残破的想象),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象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猜你喜欢
  •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全诗赏析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 孟浩然《寻香山湛上人①》全诗赏析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②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③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④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⑤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 《古文观止·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鉴赏

    古文观止·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

  • 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全诗赏析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一句:两只黄鹂在绿柳上婉转歌唱, 下一句:窗户里映照着西岭上千年积雪,门口停泊着通往东吴的万里长船。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唱歌,一行白鹭飞上了蓝天。 窗户里映照着西岭上千年积雪,门口停着通往东吴的万里长船。【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处】

  • 千家诗七绝《郑会·题邸间壁》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作者于旅行途中,题于他所住的旅馆房间墙壁上。诗用凄清的景物描写渲染内心的寂寞,通过设想妻子深夜惦念羁旅行程表达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妻子之心。

  • 杜甫《蕃剑》全诗赏析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作品赏析鹤注依梁氏编在乾元二年,以诗有风尘未息句,时史思明犹在也。致此自僻远①,又非珠玉装②。如何

  • 《史记·项羽初起吴中》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 ① ,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②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 ③ ,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

  • 古代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注释与译文

    古人常用名句表达他们对人生的追求与坚持。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描述老马低头吃草,但依然怀揣远大抱负。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描绘了年迈的烈士心志坚定。这两句名句都传达了追求理想和远大抱负的精神。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应当以旺盛的精神面对人生的挑战,永远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平凡的日常生活还是人生的重大决策,这两句名句都提醒着我们,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便年华已逝,我们的心依旧可以燃烧着激情追逐着美好。因而,我们应时刻铭记这两句名句,不忘初心,追求卓越,让我们的一生更加有意

  • 《李景初许借翦彩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赏析》

    【原题】:李景初许借翦彩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督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