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李世民《广胜寺赞》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世民广胜寺赞
李世民
鹤立蛇行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蟠梵质层峰峭,凤展翎仪已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友闭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这首诗录自霍山志,广胜寺内有清代刻镂的诗碑。广胜寺在山西省西部霍山山脉的南麓,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是我国著名的佛寺。其寺内飞虹琉璃塔、保存完好的金版大藏经、元代戏曲壁画,是寺内现存的“三绝”,闻名遐迩,是现代著名的旅游景点。李世民信奉佛教,在位期间曾以天子之尊拜谒过广胜寺。这首著名的赞颂佛寺的帝王诗,当作于这次拜谒之时。
诗的首联描写寺的形胜与在佛教中的尊贵地位。“鹤立蛇行”形容寺周围山势的雄伟、壮观; “五天文字”是指由印度传来的佛教经典。从外观的形胜与内部珍藏的经卷,显示出佛寺的重要地位。“五天”,指印度,我国旧称东、西、南、北、中印度。颔联“龙蟠”、“凤展”二句,描写寺庙雕梁画栋,以龙凤为装饰,形容其华丽。颈联则进一步写佛事活动,说悟彻了佛家的真谛,才能走上“圣道”,一切邪念自会断绝踪迹。“正觉”,佛家语,即觉悟; “邪魔”,不合佛学的外道。尾联,归结全诗,谓奉行孔孟之道的“儒门弟子”应当认真信奉佛学,“穿耳胡僧”即波斯人高僧吉藏,也会向你点头微笑,表示欢迎。全诗浑厚凝重,庄重典实,结构完整,格律严谨,对著名佛寺作了热忱的赞颂,从一个天子的口笔中反映出唐代初期中国社会上佛教的盛行。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
-
每一朵野花都令我沉醉!在一次一次遇见的喜悦里,慢慢走着。没有一点犹疑,亦不带一丝叹息。当风吹过耳畔,吹过面庞,吹过葱茏的青山和田野
-
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作者简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赏析【注解】:花间一壶酒
-
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处】唐贾岛《 寻隐者不遇 》。 【意思1】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但云 雾重重,不知他在哪一处。 【意思2】我向一个正在松树底下作零活的少年问道:你师傅在家吗?那少年
-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归:归宿,结局。 殊:不同。 涂:通“途”,道路。 一致:同一目的。 百虑:各种不同的思考。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春节的古诗词和,内容包括相关春节的诗并配图,关于春节的古诗大全,关于春节的诗句大全。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qquji26069关于春节诗句大全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
-
[南北朝]萧纲天霜河白夜星稀,一声雁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梁简文
-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