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2],曰韩武子[3]。武子后三世有韩厥[4],从封姓为韩氏[5]。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6],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7],诛灵公之贼赵盾[8]。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9]。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10],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11],厥称疾不出[12]。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13],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14],败齐顷公于鞍[15],获逢丑父[16]。于是晋作六卿[17],而韩厥在一卿之位[18],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19]。韩厥称赵成季之功[20],今后无祀[21],以感景公[22]。景公问曰:“尚有世乎[23]?”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24]。
晋悼公之(十)[七]年[25],韩献子老[26]。献子卒,子宣子代[27]。宣子徙居州[28]。
【段意】 写韩之祖先韩厥的主要事迹。韩之始祖本与周朝同姓姬,后因事晋而封于韩原,至韩武子后三世韩厥时始改姓韩。韩厥于晋景公三年遇屠岸贾作乱,曾与程婴、公孙杵臼一起保存了赵氏孤儿。又于晋景公十一年,因伐齐有功,位居晋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他于晋景公十七年,借晋景公生病占卜制造舆论,感动晋公而让赵氏孤儿赵武延续了赵家香火。后于晋悼公七年而卒,其子韩宣子接替了他的职位。
字数:608[1]与周同姓:韩之始祖说法不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谓“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即韩祖为周武王之子。与史记之说不同。
[2]韩原:晋地名,在今陕西韩城南。
[3]韩武子:即韩万。
[4]后三世:即第四代孙。索隐引世本云:“万生赇伯,赇伯生定伯简,简生舆,舆生献子厥。”韩厥:即韩献子。晋大夫,曾任司马。
[5]此句谓,依照封邑改姓韩。
[6]晋景公:姬据,前599—前581年在位。
[7]司寇:官名。屠岸贾(gu):姓屠岸,名贾。将作乱:晋灵公骄横,执政大臣赵盾屡谏不听。后灵公欲杀赵盾,赵盾逃。赵盾堂弟赵穿杀了灵公。景公时,屠岸贾追究杀灵公事以牵连赵盾,认为赵盾是主谋,是贼臣(此时赵盾已死),意欲杀作为晋将的赵朔(赵盾之子)。详赵世家。
[8]灵公:晋灵公姬夷皋,前620—前607年在位。
[9]令亡:叫他逃走。
[10]此句谓,你一定能不让赵氏断绝香火。祀,祭祀。
[11]诛赵氏:杀了赵氏全家,尽灭其族。
[12]称疾:假托有病。
[13]程婴:晋人,赵朔之友。公孙杵臼(jiu):姓公孙,名杵臼。晋人,赵朔的门客。赵武:赵朔之子。赵氏被诛时,赵朔妻庄姬(晋成公姊)已有遗腹,走匿公宫,生赵武,是为赵氏孤儿。屠岸贾搜孤,在韩厥的保护下,由程婴和杵臼合谋匿孤。先是杵臼取他人子藏山中,程婴告密,屠岸贾杀了杵臼及伪孤。程婴匿赵氏真孤。十五年后,赵武长大,韩厥与晋景公谋杀屠岸贾,恢复了赵氏的封爵。其后,程婴自杀以报杵臼。详赵世家。
[14]郤(xi)克:即郤献子,晋之执政大臣。乘(sheng):一车四马为一乘。
[15]齐顷公:名无野,前598—前582年在位。鞍:齐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
[16]逢(pang)丑父:齐大夫。
[17]作六卿:设立六卿的职位。
[18]一卿之位:指六卿之一位。
[19]卜:占卜。大业:尧时人,赵的祖先。依赵世家此句作“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故此句谓,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代有不遂心的人的鬼魂在作祟。
[20]称:赞颂。赵成季:即赵衰,晋大臣。他随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后佐文公称霸有大功,其子孙受戮,故作祟。按,此乃韩厥为恢复赵宗而造的舆论,以便诛屠岸贾。
[21]今后无祀:现在他的后人却没能继承香火。
[22]感:感动;感悟。
[23]世:后代。
[24]以上二句谓,于是晋景公便又把过去赵氏的封地田邑还给赵武,让他延续赵家的香火。
[25]晋悼公:姬周,前572—前558年在位。
[26]老:告老;退休。
[27]宣子:即韩起。代:接替父职。
[28]徙居:搬家。州:晋邑,在今河南沁阳东南。
-
宋亡后诗人隐居福建建阳,给自己住所起名庆全庵。诗借物咏志,将自己居所比作桃花源,通过描写不希望桃花为外人所知,表达了诗人不仕新朝的决心。
-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
我的伊豆[日本]川端康成 著陈德文 译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
-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原文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生活的基本,周作人既然自觉地追求生活的艺术,就必然精于吃而成为美食家,而他对人(特别是普通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注,又必然热心于吃食的描述,从写于二十年代的这
-
典源出处 《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友,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 昔禹致群神于
-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
-
古文观止·韩愈·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1
-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
细过掩匿【原典】曹参①为国相,舍后园近吏②舍。日夜饮呼,吏患之,引参游园,幸国相召按③之。乃反④独帐坐饮,亦歌呼相应⑤。见人细过⑥
-
文章标题:“《锦江思》阅读答案解析详解” 《锦江思》是李新的一篇作品,通过对该文的阅读和解析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本文将针对该作品进行详细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首先,通过阅读《锦江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锦江的深情厚意。他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出锦江的美丽和庄严。同时,作者也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其次,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锦江对人们的意义。作者通过对锦江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锦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论是欢乐还是困难,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