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长卿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
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
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作者简介刘长卿(726?—78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后迁居洛阳。先任监察御史,曾两度遭贬,后再官至随州刺史。晚年旅居江浙。擅五言律诗,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
题解重阳节,诗人在鄂城城楼上送屈突司直赴长安就任,写此诗寄以厚望。屈突,古代复姓。司直,丞相属官,无所属,负责督察京城百官。
简析重阳节本应是天高气爽、登高望远的美好季节,诗人笔下的重阳日却是彤云密布,暮雨来临,江水寒流。这既衬托了作者对朋友远去的离别愁情,也暗喻了当时朝政的危机。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心,寄托了对朋友为国分忧的厚望。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诗鉴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
-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临风浩悲
-
作者: 张俊山
-
《菊花·念奴娇菊》咏菊花诗鉴赏 刘克庄老夫白
-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出处】唐.李端《 听筝 》 【意思】在华美的房舍前,她用洁白的手拔弄着筝弦; 【全诗】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 (1) ,居是州,恒惴栗 (2) 。其隟也 (3) ,则施施而行 (4) ,漫漫而游 (5) ,日与其徒上高山 (6) ,入深林,穷回谿 (7)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
名言: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注释: 善: 长于, 善于。弊: 害处, 毛
-
国学名句“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出处和解释
【名句】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亡国》。如果能抓住贤才的心,即使相隔万里也像是近在咫尺;如果不能抓住贤才的心,即使同盖一条被子也像是天各一方。说明笼络贤才最要紧的是
-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