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良时不再至》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①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②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③
【注释】 ①屏营(bing ying兵迎):徘徊、游荡。踟蹰:心中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②风波:指云因风而波荡。隅:角落。③晨风:鸟名,就是鹯(zhan沾),飞得很快。贱躯:对自身的谦称。
【译文】 美好的时刻不会再来,一会儿我们就要彼此分开。我们彷徨在大路边上,手拉着手在野地里徘徊。仰望天空,只见浮云飞驰,相互追逐忽而将对方超迈。云儿经风一吹四处波荡,天南地北各有各的安排。我们从此就要长久离别,请再站立一会儿作片刻等待。我要乘上晨风鸟翼,好送你到那天边海外。
【集评】 明·钟惺:“苏李诗如此等有平仄极谐者,然要知是生成。汉人古诗移入近体不得,其故难言。”(古诗归卷三)
明·陆时雍:“苏李敌体酬和,‘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只二语,千情万恨。‘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当前实历,不容拟议。”(古诗镜卷二)
清·王夫之:“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诗之所至,情无不至;情之所至,诗以之至。一遵路委蛇,一拔木通道也。”(古诗评选卷四)
清·陈祚明:“‘奄忽’句写行云,何其生动,兴意宛合。‘且复立斯须’,意甚警。斯须之出,何解?于别怀然,是时正不能不尔。古诗之佳,正以有此等思路,能写至情耳。”(采菽堂古诗选卷三)
清·沈德潜:“一片化机,不关人力,此五言诗之祖也。音极和,调极谐,字极稳,然自是汉人古诗,后人摹仿不得,所以为至。唐人句云:‘孤云与飞鸟,相失片时间’,推为名句,读‘奄息互相逾’句,高下何止倍蓰耶?”(古诗源卷二)
【总案】 所谓“李陵录别诗”与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内容和风格都十分接近。这些诗本于情真,然后用浅近洗练、委婉含蓄的语言道出,所以无一处不妥帖,无一处不动人。这就是产生“一片化机,不关人力”,“后人摹仿不得”效果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在前已交待地点为“衢路侧”、“野”,继而才有“浮云”可“仰视”,接着用浮云的飞散来比喻人间的离别,虽然语不惊人,但其自然天成则是后人所不及的。特别是诗中连用“须臾”、“屏营”、“踟蹰”、“奄忽”和“斯须”六个连绵词,这不仅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可以随手拈来,而且使得整首诗音韵极为和谐。
-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
【名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与译文]浑身上下都穿着绫罗绸缎的人,恰恰都不是养蚕的人。诗句深刻揭露了剥削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象。 参考文献 (宋)张俞《蚕妇》
-
图中有翻船的古诗词(有没有现代人写悼念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的七绝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图中有翻船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大河里不会翻船,小河里会翻船的诗句,图中有两条帆船的是什么诗句,看图猜诗,图中有湖水,船,燕子,垂柳,还有房子,旗帜请问是什。送你上旅行的船看着你启航渐远期盼你回来那一天收到你发来留言看到你旅途照片嘱咐你一路要平安那一夜风骤起 那一时雨骤急那一刻天旋地转睡梦里正
-
在今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元人萨都剌画的《严陵钓台图》和《梅雀》两幅画卷。他是诗人而兼画家,读他的山水诗,也宛然在欣赏一幅幅传神的水墨画,他的《过嘉兴》就是这样的佳作。这首诗开头二句用大笔濡染,勾勒一幅千岩万壑、云蒸霞蔚的三山云海图。在这个一望千里的阔大画境里,一帆高悬在迷茫烟水之中。“挂烟水”三字把
-
第 366 页[①]纤纤:细小的样子。这二句是说纤纤如玉钩一样的月牙,开始出现在西南楼上。 第 367 页[②]墀(chí池):指台阶。娟娟:美好的样子。蛾眉:古时称美女弯曲的眉毛。这二句是说那弯如蛾眉的新月又照射在东北面的台阶上。
-
昭阳为楚伐魏 ① ,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 ② ,爵为上执圭 ③ 。”陈轸曰:“异贵于此者 ④ ,
-
国学名句“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出处和解释
【名句】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语出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做上一千天的好事,好事还算不上多;做上一天的坏事,坏事就算有余了。形容好事要永远做下去,坏事一件也不能做。
-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
《侠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流溢着奇光异彩的小说。全篇没有头尾完整、交待详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人物的一二奇行异事,写得虚虚实实、闪闪烁烁。小说写家境贫困,以书画为生计赡养老母的顾生,与其母常周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