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题中“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友人的巨大悲痛和 真挚感情,使全诗笼罩着哀惋的气氛。首句点明人事,指出晁衡辞别帝京回国,暗点送 别盛况,抒发惜别深情。次句言舟绕三壶神山,暗寓晁衡东渡不归。“征帆一片”,写出 船如一片树叶,在湛蓝无垠的大海上,随风浪颠簸、隐现的情景,尤为传神。一个“绕” 字,写出船行的曲折不顺,暗示了晁卿的远行不归。后二句巧用比兴,写明月沉海、云 山同悲,表达了对晁衡无限怀念的深情。前一句以“明月”喻晁衡,见出晁衡品德的高 洁;并暗示其遇难,溺海身亡。后一句用拟人手法,写白云苍梧含“愁”,沉痛哀悼晁衡 的飘然仙去,寄托了作者的真情。此诗借景抒情,含蓄丰富,意境优美,感情真挚,亦有 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是一首寄哀情于物的悼亡诗。 【全诗】 哭晁卿衡 .[唐].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释】

①晁衡:即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第九次 遣唐使来长安求学,学成,留在朝廷为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 李白、王维等交谊深厚,有诗唱和。天宝十二载(753),晁衡以唐使者身份,随日第十一 次遣唐使返日,途遇暴风,但并未溺死。他随风飘至海南,辗转回长安,继续仕唐,于大 历五年(770)卒于长安。(新唐书·日本)

②蓬壶:山名,即蓬莱,为仙人居处。晋王 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③苍梧:指郁洲山,据统一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 朐山东北海中。 【翻译】 日本友人晁衡告别了京都,扬一片银帆回国绕行三壶。 你像明月不归沉沦于碧海,白色愁云笼罩着海中苍梧。 【赏析】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一首名诗本缘于误会而面世,却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见证,不愧为熠熠生辉的千古佳章,它就是李白的哭晁卿衡。 “晁卿衡” 即晁衡,又作朝衡,字仲卿、巨卿,日本国人,原名阿倍仲麻吕,一作阿倍仲满。唐开元五年 (717)来华,就读于太学,曾出仕左春坊校书,与唐玄宗子仪王李璲为友。后历任左补阙、卫尉卿、秘书监等职。天宝十二年(753),被任为日本国聘贺使,随遣唐使藤原清河归国。晁衡所乘之船,经冲绳向奄美大岛行驶途中,忽遇暴风,与船队失散,漂游到越南,曾遭土人袭击,得幸免于难。后几经辗转重返长安,继续在唐朝任职,历任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御使中丞、北海郡开国公等,于大历五年(770) 病殁,被追封为潞州大都督。 李白所作悼诗,依据的虽是不够确实的传闻,但他对晁衡的深挚感情,却完全是真实的,因而诗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日本友人注释此诗时指出:“在长安的宫廷生活中,李白曾与仲麻吕友善。当李白听到仲麻吕的死讯时(实为误传),写成此诗。从诗中可明显看出二人交谊之厚。顺便提一句,两人是同庚。” (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杨松涛译 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 诗的头一联点明晁衡的行踪。大意是说: 日本国的晁衡不久前辞别长安,乘坐远行的船只驶入茫茫的大海。“日本晁卿辞帝都”,是直写离别的场面。“帝都”,即唐朝的首都长安。为遣唐使团归国送行时,唐玄宗曾亲赐一诗 送日本使,表示对两国关系的重视。“日本晁卿”点明了晁衡的国籍,但因他久居中国,又受任为唐朝的使臣,与日本遣唐使团的其他人员身份不同,不写他 “归故国” 而写他 “辞帝都”,显然含有深意。“征帆一片绕蓬壶”,是悬想海行的情状。“征帆”,远行的大船。“蓬壶”,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喻指大海中的岛屿,“绕蓬壶” 即在岛屿间出没。本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将出海远行比作寻访仙境,不禁令人神思悠远。一叶孤舟,一片白帆,在湛蓝的海面上飘浮,四顾苍茫,水天一色,只有远方的岛屿若隐若现。这生动的描述,既渲染出一派空明的境界,也潜伏着一种幽秘的不安。“绕蓬壶” 的 “绕” 字运用得十分恰切,既倾诉出中国诗友情思萦绕的忆念,也暗示着晁衡海行遇险的凶讯。 诗的第二联即悲悼晁衡的遇难。海上航行,危险重重,晁衡出海不久便遇风失散,消息传入中国,立即勾起诗友们的深深叹惋。“明月不归沉碧海”,是说波涛无际的海洋,竟成为诗人晁衡最后的归宿,有如皎洁的明月珠沉入海底,人间再难以亲睹其润泽的光辉。有人认为“明月” 即天上的月轮,李白以明月沉海喻写晁衡的不幸溺水,是对晁衡高洁品德的热情礼赞。

也有人认为,“明月” 是指明月珠,典出李斯 谏逐客书“垂明月之珠”;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也有“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菲” 之句,以明月指珠。比较起来,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月落水中,还能复出,与“不归”似难融洽;珠沉碧海,则无可寻觅,与“不归” 较为切合。而且,明月珠同样可喻写品德的高洁,其色彩也与月色相近,凡用明月作解的地方,用明月珠也能解通,用明月珠释“明月”,内涵显然更为丰厚。“白云愁色满苍梧”,则以凄清的景物渲染幽婉的哀思,意谓闻知晁衡遇难的讯息,白云为之含愁,苍梧为之变色,大海高山都在哀悼。

月色、碧海、白云、苍梧山,各种色彩交相映射,造成恍惚迷离的幻境,使诗人之死既悲怆又神秘,与上一联的“绕蓬壶”相呼应,暗示诗人之死乃是羽化成仙,回归仙境。日本友人注此诗时也体会到这层用意:“后两句中用明月衬碧海、白云这种富有虚幻意境的表现方法,更有力地烘托了悲伤的气氛。”(出处同前) 不仅如此,李白写“愁色满苍梧” 还另有深心。“苍梧”,海中山名。

水经注 云:“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山海经 所谓 ‘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苍梧徙此,云山上犹有南方草木。”晁衡出海的方位,正与苍梧山位置相当,将他的死讯与苍梧山联在一起,可谓出乎自然。但海上的苍梧山,据传是由陆上迁移而来,陆上的苍梧山位于湖南境内,相传是舜帝南巡时葬身之所,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闻讯为之恸哭,泪痕染于竹上,成为斑驳秀美的湘妃竹。舜死于南巡途中,晁衡也死在归国的行旅之中,用苍梧来喻写晁衡的死后归宿,能使人自然联想到舜帝与二妃的悲剧故事,传说中的故事,就为现实中的凶讯平添了几分奇幻的迷彩,加深了悲剧的情味。李白以明月指珠,以苍梧指海外岛屿,显是有意采用双关的词义,增加词语的内涵,表达更为丰厚的意蕴。 李白的诗作,个性色彩十分鲜明,特别善于摹写迷离奇幻的境界,刻画华美飘逸的意象,调动身外万物服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本诗虽仅短短四句,也充分显示出这些特色。加上李白有意运用词语的多义性,更使得本诗内容充实,境界高远,不愧为天才横溢的佳作。由于本诗哀挽的乃是域外友人,更使它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一首缘于误会产生的小诗,竟由此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不禁令人惊叹造化的神奇,庆幸误传之难得。倘使当时无此误会,世上大约便不会有 哭晁卿衡 这首名诗了,那该是多大的遗憾!晁衡实际死于李白身后,当他辗转回归长安后,读到本诗该是怎样的心情,确乎是很有兴味的悬念。 除与李白交好外,晁衡还与王维、储光羲、刘长卿等诗人来往密切。开元十二年辞行归国时,晁衡作 衔命还国作 一诗,对中国诗友表示深深的留恋:“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当时作诗相答的有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赵骅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等。平时与晁衡唱和之作流传下来的有储光羲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等。
猜你喜欢
  • 《书边事赏析》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

  • 古诗词大赛新闻幼儿园(幼儿园古诗比赛主持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大赛新闻幼儿园,内容包括幼儿园古诗比赛主持词,幼儿亲子唱古诗比赛,幼儿园歌颂春天的诗歌比赛方案。六一诗歌朗诵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 合:你们好! 女:温暖的阳光,诱人的花香, 男:喜悦

  • 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全诗赏析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作品赏析云水:一作云外。

  • 《秋下荆门》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秋下荆门》 【内容】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

  • 《广宣上人频见过赏析》

    诗的首联把“扰扰”和“风雨”、“尘埃”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殷勤来访、奔走于权贵之门的上人形象。“扰扰”表明了诗人无奈而不堪的心情。《诗经·风雨》中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表达见到朋友时平静又喜悦的心情。诗人

  • 李白《酬张司马赠墨》全诗赏析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 宋词典故“撒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撒盐 【出典】 见“飞絮”条。 【释义】 宋人陈善《扪虱新话》曾谓撒盐是米雪,柳絮是鹅毛雪。初雪为霰,所以用撒盐做比喻。 【例句】 ①飞雪廉纤,莫道空中是撒盐。(谢逸《采桑子》[冷猿塞雁淮山

  • 李白《感遇其三》全诗赏析

    昔余闻嫦娥。(嫦一作【女亘】)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常建的诗句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翻译:Entering the ancient temple in the early morning, the first rays of sunlight illuminate the tall woods.

    意思:清晨的时候进入古寺,太阳刚升起时照亮了高大的树林。

    上一句:无指定上一句。

    下一句:翠峰嵯峨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赏析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校 作品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